音琴美舞 音琴美诗艺术中心( 三 )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 。动如逞才,静如遂意”(李泌《咏方圆动静》)——棋之奥妙不仅在棋,更在人的智圆行方 。举棋落子的动静里,有才情、有智慧,更有义与意 。此处的“意”,应该与陶潜的“此处有真意”之“意”同义 。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李远《句》)——就更明了了 。棋局与人事人世,合局而为一体了 。
这样识棋悟棋写棋说棋的诗与文、言与辞,更为常见,有更多的传承 。
也就可以说,棋虽有雅,但更近于智,是智者的游戏 。
抚琴、墨书、作画,均可独自操作,而棋却需要对手对决 。
抚琴、墨书、作画,也许难分高下,而棋却必须分出一个高下、输赢 。即使“棋逢对手”,也是在对决中判定的 。
所谓博弈,应从此而来 。
如此,身居国粹之列的棋,就如同风月生发风月文化,酒与茶生发酒文化茶文化一样,生发出了我们的棋文化 。
而且,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要和中华文化一起历史悠久,一起博大精深 。
而且,比之于显中华文化之雅的其他国粹,更要加一个“中华智慧” 。
而且,还要是“中华智慧”的标准型模本 。
至此,棋道与棋术,扩而大之,广而弥之,就成为一种博弈的道与术,发扬光显传承于人事与人世,成为人生之道之术,“官生”之道之术,“国生”之道之术,智者的游戏也就成为智者之道术的博弈 。
而且,我以为,棋道与棋术,从棋而至人事人世的发扬、光显、传承,不仅与它的易解易悟有关,更与解悟之后运用于人生与社会实践更显其功效有关 。
比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要解悟其中的奥义,须解悟佛家的轮回,在常人,就可能被认为谬言——草木可以再生,人不能死而复活 。草木“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而人死如油尽灯灭,无论什么风,也不可能再生复活的 。二者形似而神异,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但要说“人生一世一局棋”,或者如上引得“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无论高人低人,雅人俗人,都易解其意,并以之为然的,且比之于佛法奥义,对人生与社会更有实际的功效 。无论世界有怎样的变化,世情人性有多么的繁杂,变而有其宗,杂而有其根,尽在如棋一样的方圆与黑白之中 。设局破局,围与突围,吃与被吃,小到恋爱婚姻家庭,大到党团族群国家,以棋道、棋术应对,筹谋如棋局,决断如落子,无所谓血肉之躯,无所谓生死之痛,智者胜,胜者王 。一部《三国演义》,演绎的就是彰显智慧博弈,只见棋子而少有悲悯的一局大棋,不是么?
如此,棋文化里的“中华智慧”就显出了它的狞厉与冷血 。
智慧的游戏启示冷血的博弈,应该不是发明棋的“初心”吧?
博弈可以冷血,智慧却应该有人性关怀的温度 。
依我的猜度,棋的发明者是有着人性关怀的温度的 。这温度就蕴含在棋的规矩里 。
棋的博弈,首先就在于它的规矩 。
无规矩不成方圆,损规矩必伤人性 。
丛林以“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为其法则 。人间与丛林的不同,正在于法则的不同 。人间的法则是人间与丛林首先的,也许还要是最终的不同 。
棋在设计之时,也许就有以方圆为隐喻的用心——棋是人间而非丛林的智慧,所以有方圆 。
智慧的游戏或博弈,以人性的关怀为起始,又归之于人性的关怀 。
对这一层的解悟,也许是解悟棋道与棋术的开始 。
流氓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棋手 。流氓正是以践踏规矩、肆意方圆而为流氓的 。
如此,不止于棋,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人与人,不以诸葛亮为智慧的楷模,不在田忌赛马中投机,不认李逵为英雄好汉,有果断而不会断果,有心术而不用心机,有计算而不凭算计,哪怕是生意,哪怕是博弈,不让宝贵的智慧泛滥为灾,该方处方,该圆处圆,以设计并遵守有益于人性健康、社会发展为根基的规矩作行为的准则,而不是践踏与败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