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各种诗词中的“名花”、“贵花”,第一次读到赞扬不知名小花的诗词,是清代诗人袁枚的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歌颂了苔花虽小,但精神不小,象征了普罗大众 。其实,中华诗词源远流长,诗人们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各种“野花”、“山花”、“闲花”,借此歌颂普罗大众旺盛的生命力,赞扬了他们“贫贱不能移”的高贵品质 。
1. 《野花·野花吐芳不择地》,赵蕃可以说,宋代诗人赵蕃是最重视普罗大众的诗人,他写了多首《野花》的诗,从不同角度赞扬普通民众 。这首《野花·野花吐芳不择地》更是别具一格,既赞扬普罗大众的随遇而安,又同情他们的不自由和无用武之地的困苦: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

文章插图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普罗大众就像“野花”和“幽草”一样,“野花”不选择生长之地,有个地方就能争芳吐艳;而“幽草”呢,也不会只在春天才会馥郁芬芳 。这是赞扬它们的随遇而安和随时而安!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普罗大众深受统治阶级的通知和压迫,从来都不是自由的,纵然今天没有任何事情,那也不能自由,也不能想干啥就干啥 。这是诗人在同情它们的不自由和所受的约束 。
个人感觉,这首诗的思想境界,比袁枚的《苔》要高出不少!
2. 《萍乡道中》,黄升清代诗人郑板桥有一首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通过“萧萧竹”代表民间声音 。而宋代诗人黄升的这首《萍乡道中》,则是通过“野花”代表民间:
路入萍乡信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 。
官卑无补公家事,时向田间问耦耕 。
“路入萍乡信马行,野花香好不知名”,诗人大概是在萍乡任职,所以进入萍乡以后,他就开始信马由缰,任意行走,目的当然是为了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一句,“野花香好不知名”,毫无疑问,诗人对萍乡的感受是非常好的,老百姓就像野花一样,又香又好,纵然不知名,但品格出众 。
“官卑无补公家事,时向田间问耦耕”,虽然自己官位卑下,所做的事情也与公家无大用处,但也要时时到田间地头,问问农家的耕作情况 。“耦耕”,是双牛或双人耕作,代表的是农村耕种情况 。
诗人通过“野花”赞扬老百姓的精神,而且谦虚地声称自己卑微,帮不了百姓什么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观落花·才看艳蕾破春晴》,翁卷宋代诗人翁卷的这首《观落花·才看艳蕾破春晴》,通过“闲花”的花落,表达的是对普罗大众所受压迫的同情:
才看艳蕾破春晴,又见飞花点点轻 。
纵是闲花自开落,东风毕竟亦无情 。

文章插图
才看艳蕾破春晴,又见飞花点点轻
“闲花”的花期是那样短暂,“才看艳蕾破春晴,又见飞花点点轻”,才看到“闲花”的艳蕾开破春晴,没想到旋即就看到了飞花点点,落了一地 。
“纵是闲花自开落,东风毕竟亦无情”,“闲花”本来就会自开自落,不需要任何人关心,你东风凭什么这么无情,非要将才开的“闲花”,吹落一地?
稍稍理解,可以看出,“闲花”代表的是普罗大众,他们自给自足;“东风”代表的是统治阶级,出来剥夺了老百姓仅有的一点收成 。
- 女人泡脚的最佳时间泡多长时间好
- 5款最佳望远镜推荐 适合初学者的高清望远镜有哪些
- 宋朝夏日消暑指南,6首诗词探秘宋代人的“消暑良方”
- 十首最佳一读就来“电”诗词,仓央嘉措绝美、东坡豪放
- 菲诗小铺洗面奶哪款好用 价钱是若干
- 母亲节手抄报现代诗 母亲节手抄报内容 诗
- 吃什么蔬菜去火最快这10种蔬菜降火最佳
- 雅诗兰黛小棕瓶真空眼膜使用方式及适合岁数 价钱是若干
- 雅诗兰黛眼霜适合什么岁数 适合人群及使用方式
- 赞美祖国的小诗 伟大的祖国诗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