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最佳咏愁诗词,愁的十二般变化,看高手如何写愁

世上咏“愁”诗词无数,但将“愁”写得好的诗词,都是别出心裁,将“愁”形象化得特别好得诗词 。因为“愁”是一个抽象的感情,看不见、摸不着,你只有将“愁”形象化,才能让读者心有戚戚,引起共鸣 。
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李白第一个将“愁”形象化得特别好的诗人是诗仙李白,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十二首最佳咏愁诗词,愁的十二般变化,看高手如何写愁

文章插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
【十二首最佳咏愁诗词,愁的十二般变化,看高手如何写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这是诗人们第一次将“愁”形象化 。诗仙说,“愁”是什么啊?“愁”就像水一样,你抽出腰刀,想要将“愁”斩断,看似断了;只是你将刀收回,水却又融为了一体,而且流得更欢了;你想举起酒杯,喝一口酒来消愁,没想到,喝完了酒,你却更愁了 。
诗仙笔下的“愁”,斩不断、销不掉,难啊!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诗词皇帝李煜特别喜欢将“愁”形象化,他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第一次尝试将“愁”量化,想要计算计算它的数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想问问我到底有多少“愁”,具体有多少,我没算过,我只能打个比方:我的“愁”啊,多得就像春天里,“大河涨水小河漫”的时候,一江向东流的江水 。有多少呢?那是连绵不绝啊!
李煜的“愁”,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样,绵绵不绝!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如果说李煜是通过数量来将“愁”形象化,那么易安居士则是通过重量来讲“愁”形象化 。她在《武陵春·春晚》中写到: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易安居士说了,我的“愁”太沉重了,沉重到那个双溪上的舴艋舟,也载不动了 。你说,这个比喻形象不形象?我的忧愁,沉重得连舴艋舟都载不动,你有过这么沉重的“愁”吗?
易安居士的“愁”,沉重得一艘船也载不动!
4.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中愁苦身,张咏宋代诗人张咏,则从人有“忧愁”的日子来计算“愁”的多少,又是换了一个角度 。他在《遣兴勉友人·人生三万六千日》中写到: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中愁苦身 。
惟有无心消遣得,有心到了是痴人 。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中愁苦身
“人生三万六千日”,人的一生,最多三万六千日,这是从“古诗十九首”中“生年不满百”演化而来,如果人生按一百岁,一年按三百六十日来算,那么人生一共就是三万六千日了 。“二万日中愁苦身”,二万日,大概是五十五年,除掉人的幼年时期十五年,而从七十岁开始,人老了,糊涂了 。所以,人生在其中最重要的五十五年里,每天都生活在“忧愁”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