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秋月咏月诗 十首秋月古诗鉴赏

一般来说,春天的主角是“春花”,所以,诗词皇帝李煜会说,“春花秋月何时了”,但也不一定,大才子杨慎就在《临江仙》里这样说,“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所以,春天的主角是“春花”,还是“春风”,还是有争议的 。但没有争议的是,秋天的主角一定是“秋月” 。这里,我们就不提“中秋月”,那更是名扬千古 。就说普通的“秋月”,那也是诗人们的最爱之一 。
1.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诗仙李白的咏月诗,不要说太多,而且经典的也不在少数,但这首《玉阶怨》中的“秋月”,非常值得一提: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诗词中的秋月咏月诗 十首秋月古诗鉴赏

文章插图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写闺怨,全诗不见一个“怨”字,但读来全是“怨”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两句都说明,夜深了,但人儿还没睡 。为什么呢?她在思念谁,她在哀怨谁?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只好回到室内放下了水晶帘子,仍然隔着透明的帘子凝望玲珑的秋月 。我们隔着水晶帘,依然能感受到她的哀怨 。
一句,“玲珑望秋月”,月是那么玲珑,人儿也是那么玲珑!
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洞庭秋月,有很多诗人描写过,而诗豪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可以说是其中最好的 。诗人不光语言优美,而且想象力又丰富,因而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最美的洞庭湖: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一个“镜未磨”,让我们想象无穷:我们可以说湖面,如同未磨的铜镜,也可以说天上的秋月,如同未磨的铜镜,还可以说水中秋月的倒影,如同未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这句似乎没有说秋月,其实也是跟秋月息息相关 。试想一下,就算洞庭水清如镜,如果没有秋月的照耀,还有这“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景吗?
3. 秋月随潮涌,暮雾天无涯,曾国藩清末名臣曾国藩笔下的西湖,有点让人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在《送吴荣楷之官浙江·西湖吾未到》中写到:
西湖吾未到,梦想若遇之 。
荷花夏如海,当春万柳垂 。
秋月随潮涌,暮雾天无涯 。
三百六十寺,岚翠渺迷离 。
幸好第一句就说了,“西湖吾未到,梦想若遇之”,我是没到过西湖的,我就梦想如果我到了西湖,会看到什么 。虽然有了这句压底,我们看到后面的诗句,仍然不免受宠若惊 。
“荷花夏如海,当春万柳垂”,西湖的荷花其实不多,就“曲院风荷”和“断桥”那里有一些,一眼望到尽头,远远没有达到“如海”的地步 。柳树主要在“苏堤”,各岸边也都有一些,也没有“万柳垂”的感觉 。
“秋月随潮涌,暮雾天无涯”,西湖浪比较小,“秋月随潮涌”,感觉说的是钱塘潮,那里应该有这个感觉 。“暮雾天无涯”,春天西湖上雾还是比较多的,可能会有这种感觉 。
无论如何,我喜欢这首诗的气势,特别是那句,“秋月随潮涌”!
4. 洞庭万顷秋月,君山一点晚烟,叶子奇明代诗人叶子奇的这首《岳阳晚兴》,在众多名家咏洞庭湖的诗词中,丝毫不落下风,写得尤其豪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