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额头莲花骨 登青朴山——探访修行人的生涯
图为朝圣之路。
所有大师都有过修行的履历,这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然而,不是每一位僧人都可以修行的,由于修行需要占用数月、数年、甚至余生的时间,寺里其他的杂活总得有人来干;每小我私人的悟性差异,没有悟到谁人条理的人也是不能修的;修行很苦,缺乏恒心和毅力者只能望而却步……然则,可能所有想在出家历程中有所精进的人都想修行!选一处镇静的岩穴或小屋,将生涯需求降到最低点,不与外界来往,清扫杂念潜心悟道,以求逾越。
图为青朴山。
除了每个寺庙自己的修行屋(洞)外,西藏历史上另有一些专门的修行地,青朴就是一个自古文明遐迩的苦修之地,这两个字使每个僧人听起来都如雷贯耳。“青朴”实在是一座大山的名字,它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区域扎囊县桑耶镇桑耶寺东北15公里的群山中,海拔4300米,由莲花生大师确立,是藏传释教的第一处苦修地,藏族历史上第一批觉悟者就出自这里。
图为桑耶寺之路。
【修行人额头莲花骨 登青朴山——探访修行人的生涯】登高远眺,青朴三面环山,南面是逐渐坦荡的山间坡地和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新鲜的是,青朴周围周遭几十公里的局限内沙化征象异常严重,绵延数里的沙丘和江畔细小的胡杨让人恍若是在新疆。可一到了青朴这边,草木兴隆,野花遍开,溪水潺潺,鸟兽群聚,很多多少来朝圣的人们都市在这美景中停留小憩。看来莲花生大师简直法力深挚,当初能选得这样一个地方。据传他开拓此地时,施展术数在一夜之间制作了108个修行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泉眼。固然,厥后由于多种缘故原由,数目大大削减,盛况不再。
图为青朴山高处视野。
由于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等吐蕃时期最著名的人物都在这里修行过,青朴自然成为一处光环笼罩的圣地,据僧人们说,在此修行的功效是其他地方的好几倍。于是,藏传释教的好几个教派都将它作为自己的修行地,长年在此修行的僧人达两百来人,其中大多数是尼姑。
图为温扎寺尼姑。
青朴山腰有一座叫温扎寺的尼姑庙,尼姑们的生涯所需多数靠家里补给,以是常有亲人来此送粮食。这里的年轻尼姑们明丽康健活跃且大方,跟我们俏皮地笑,还向我借手机打电话,这让青朴给我的感受一下子轻快了许多。
图为上青朴山的路。
但,无论若何,修行者的苦也是我们凡人无法想象的,狭窄漆黑无法直身的居室、常年只吃糌粑和水、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寂和林林总总魔难的折磨……然而,信仰给了他们气力——为了下世的今生,是可以将苦作为甜来品味的人生!
青朴的治理是松散式的,修行也是开放式的。在此修行没有划定的时间和方式,全凭自己意愿,且往复自由,修行者们相助互爱,像一个人人庭。近年来,地方政府将青朴开发成旅游区,游客逐年增多,修行者们与外界的交流也最先频仍,不知这会给青朴带来什么样的转变。
图为青朴山买可乐的僧人阿登。
我们在下山的路上遇见了修行者阿登,他手拿两瓶可乐,正快步往山上走,额头挂着汗珠,脸上带着乐呵呵的笑。我截住他,跟他聊起来。
我问他在山上呆多久了,他说13年,我说还要多久,他说一直呆到死。
我问平时的食物就是糌粑吗,他说是的。
我指着他手上的可乐问,你喜欢喝可乐吗,他说是的。
我说,你下山往返两个小时就是为了买可乐吗,他咧嘴一笑:“嗬嗬,是的”。(中国西藏网 文、图/陈丹)
- 修道人必须过情劫 学道修真的人必须要经由的关口
- 下雨天可以修剪果树吗三种方法修剪果树
- 修行人不要经常沐浴 修行人的身体是有香味的
- 转运竹长高了怎么修剪如何修剪更加美观
- 修水大椿第一次革命时期 修水大椿天气
- 资产过亿的老公萧条我该怎么修复婚姻
- 敦煌铁路难度为何不亚于青藏铁路,修建究竟有多难?
- 机动车撞行人这责任怎么划分
- 紫竹梅冬天怎样修剪方法是什么
- 军训晒伤后若何修复 补水镇静消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