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三门峡

文章插图
相传大禹治水,挥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三门峡由此得名 。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 。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 。
7、洛阳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 。
战国时,始有雒阳之名 。洛河古时名雒水,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 。此名既为地理区域名亦为城名,一直沿用 。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雒阳为洛阳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因汉尚火德,复名雒阳 。三国时魏以魏为土行,“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唯明朝光宗朱常洛为讳“洛”字改“洛”为“雒” 。
8、郑州
郑州的来历在历史记载中非常简单,就是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后来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人的后代便以“郑”为姓,在河南繁衍下来 。
不过,那个时候的地方太小,人口也少,还配不上一个州字,于是便有了郑郡、郑城等名字 。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隋朝,隋开皇三年的时候,才将此地升级为“州”,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郑州”这个名字 。
9、许昌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 。
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建安区、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 。许昌为魏五都之一 。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
10、开封
春秋早期,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 。西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县改名为开封县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
11、商丘
据史载,商族始祖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后迁徙,后人便称商族人居住过的废墟之地为“商丘” 。
12、周口店

文章插图
“周口”因水得名,也因水而兴,最初“周口”是周家开的渡口,所以名叫“周家口”,在“周家口”那里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周家口”三川汇集,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随着漕运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将此地作为渡口可以为过往的商旅提供靠岸休息的场所,随着漕运的发达,由最初的沙河北岸扩展到了南岸,开辟了一个“周家口”渡口,因此,这里也逐渐兴盛起来,“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
13、漯河

文章插图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定居生息 。其中贾湖遗址最具有代表性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 。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 。隋炀帝大业年间,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
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郾城县记》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 。”
- 湖南地级市的市名由来和历史 湖南有哪些城市
- 河南城市gdp排行榜一览 平顶山gdp2022上半年是多少
- 山东16地市名字由来详解 齐鲁大地山东多少个地级市
- 汕头市属于哪个省?汕头市14个区县为何被拆分为3个地级市呢?
- 京汉铁路的开通,为何影响了河南省5个城市的命运?
- 栀子花河南冬天会冻死吗安全过冬的方法
- 河南名酒中的金花和银花有哪些,豫酒银花的名酒盘点
- 为什么河南登封不开发朝阳沟景区,这是怎么回事呢?
- 山西1个由镇升格的地级市你知道是谁吗?堪称最励志的城市
- 河南省舞钢市为何说是最有“个性”的县级市,甘愿撤区改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