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
自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下“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后,重阳节的身影便逐渐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重阳节的习俗和文化也成为文人点缀佳节的标配 。
1.《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
《蜀中九日》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绝句诗 。这首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 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 。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登高旅况,情中想情,境中构境,不求刻画,自觉深微,当与杜审言《渡湘江》诗并美 。
2.《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文章插图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这首诗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构思细密,结构完整 。
3.《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九日送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先描述了诗人于重阳节送别故人时的凄凉情景,再写诗人对故人的送别,最后写诗人对彼此分别后的遐想 。全诗格调苍凉,在问语的强调、今明的对比、虚词“且”“暂”“应”的呼应中,一波三折地推出离别之苦 。
4.《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 。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 。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
《历代诗评注读本》:“天边”、“江畔”两句,摹写物象,超然入神 。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 。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
- 重阳节明丽古诗六首赏读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有哪些
- 十首军旅古诗词名句欣赏 军旅诗词有哪些
- 重阳节手抄报第一名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的字
- 六首桂花香的诗词欣赏 形容桂花香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 诗词中的秋月咏月诗 十首秋月古诗鉴赏
- 朱淑真广受赞誉的诗词欣赏 秋夜朱淑真经典的诗词有哪些
- 琴及琴曲体现的是文人情怀 琴棋书画琴为首的十二首诗词欣赏
- 美到极致的秋天古诗词欣赏 写秋天的古诗词有哪些
- 水平最高的十首蝶恋花诗词 经典的蝶恋花古诗有哪些
- 秋分的六首相关诗词盘点 秋分的诗句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