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二 )


鲁迅、郑振铎选编《北平笺谱》时,将江南蘋的花卉笺十幅全数辑入,与其他画家的画笺一起,“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 。江南蘋曾从师陈半丁、陈师曾,两人均擅长小写意花卉,传统功力深厚而不泥于古法 。陈师曾原与鲁迅同游学日本,回国后又在北京教育部共事,切蹉艺事,谈画品诗,考据金石博古之学,颇为投契 。江南蘋曾在陈师曾寓所处,见过鲁迅先生数面 。鲁迅先生纵论文艺、海阔天空,在江南蘋的眼中,可以称得上是陈师曾的知己 。鲁迅曾在《北平笺谱》撰写的序文中评价陈师曾的笺纸艺术:“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 。”又说陈半丁与齐白石、吴待秋、王梦白等人皆为“画笺高手” 。因而,在编选者鲁迅、郑振铎眼里,“二陈”的画笺皆是《北平笺谱》里的高雅不群的作品,江南蘋此时自随“二陈”学画,已有六七个年头 。她曾经参加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术史上很重要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参展作品《黄月季》被日本人购去,印成明信片发行;她又曾参加比利时莱奇万国博览会并获奖 。陈师曾虽于一九二三年去世,但她并不曾荒废日课,而是勤加苦练,因而绘画功力也日臻成熟,可以说,她在当时已享有画誉 。加上,郑振铎与江南蘋的夫兄吴眉孙、夫婿吴静庵颇有交谊,曾因寻访中国甲午后遭日劫夺文物而共事 。郑振铎对江南蘋的绘画技能自然也是熟稔在心的,因而她的花卉笺随两位老师入选《北平笺谱》,并不令人唐突意外 。更重要的是,郑振铎在《北平笺谱序》里,说“齐璜、王云、陈年、溥儒、吴徵、萧懋、江采、马晋诸氏之作,征当代文人画之流别也 。”这就表明江南蘋的花卉笺,与齐白石、王云、陈半丁、溥心畲、吴待秋、萧懋、马晋等人的画笺,均为当代文人画一流之选 。学者钟凤曾在《南蘋八十自述》一文中记述江南蘋回忆这段经历说:“三十年代初期,鲁迅与郑振铎两位先生选辑了花卉画页若干帧,编纂成《北平笺谱》一册,其中陈师曾、齐白石、溥心畲等均有作品辑入,拙作花卉十页,亦被选列,忝附骥尾,诚受宠若惊 。”她追忆往事自然云淡风清,谦虚雅慎 。可隔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回望,这段雅渊却可记可铭 。
江南蘋为《北平笺谱》提供了十幅花卉笺,笔简意足,含蓄雅致,丰富了花笺的内涵,也更凸显了文人花笺的品味 。以下对这十幅花笺的内容、题识,逐一略作评说,供同好者参考: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其一:卷书揩目小披襟,睡起初便茗椀深 。一缕碧檀无与语,坐窗闲看竹移阴 。泉唐江采 。钤白文印“吴江采” 。
这幅是“篁竹笺”,只淡淡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篁竹图 。从左上角向上斜斜的长势,细韧的一秆竹上有两三枝更细的分杆,浓淡相间的竹叶,萧疏淡雅 。朱红色的题款在左上角,落款下钤“江采”白文印 。朱红色的款识与印章使画面上的色彩丰富起来 。写意笔法流畅自然,匠心独运不着痕迹,可以称得上是一幅佳作 。一竿竹,数片叶 。片片竹叶以水墨撇脱来表现,刚柔相济,随意洒脱,浓淡枯润,风致意韵 。
题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村居》(二首)中之一 。旨在描摹出村居时人百无聊赖,情绪慵懒,蕴含些许惆怅苦闷,意趣清雅,也富有词的韵味 。陈造(1133-1203),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 。自号江湖长翁 。有《江湖长翁文集》 。他是陆游、范成大、尤袤都赏识的诗人 。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 。他的另一首《村居》诗为:“五风十雨梅破夏,三青两黄麦欲秋 。山禽谇语野花笑,瘦筇随客下西畴 。”抒写了士人偶到自己田庄的闲适之乐 。陈造的田园诗有隐逸高趣,也蕴含有田园的情趣 。江南蘋的这幅“篁竹笺”,钟情于陈造之诗,莫不是也蕴含着自己向往田园的闲适意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