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三 )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其二:露香秋色浅深中,青蕊黄花自一丛 。最忆南园微雨后,短篱扶杖看西风 。下钤“南蘋”朱文印 。
这幅是“菊花笺” 。配的是一株墨菊,从右下角起势,一株上两只花头 。淡花墨叶,素笺的底色落满菊的影子,衬上题款,风味尤佳 。配上典雅古朴的笺纸,菊花笺上落珠玑,锦绣文章入怀中;引人联想,引人寄情 。
题诗是明代诗人刘崧写的《题超上人墨菊》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今属江西泰和塘洲镇)人,为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书,诗雅正标宗,人称“西洒派” 。著有《北平八府志》《职方集》《槎翁诗文集》等 。
江南蘋的老师陈半丁有一幅《秋菊傲爽》,上面的题款为相同的诗句 。这首咏菊花的七绝,情绪依然闲雅,追忆微雨过后的秋菊,也是在抒隐逸的娟娟情怀 。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其三:蕉声不因雨,月色已如霜 。钤“女史江采”白文印 。
这幅是“蕉叶笺”,为了经营位置的需要,在幅面的右上部写了一段题识 。这是一首五绝 。出处未详 。画了一款芭蕉 。从左下角起笔,蕉杆为淡墨 。两片宽大的蕉叶,一片昂然向上,一片折向右下角 。让人想起月色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 。题款为朱红色,题于右上角的空白处 。
“蕉声不因雨,月色已如霜”,不知所出何处,但却让人想起唐代诗僧皎然的“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 。颇有一番清新之意趣 。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其四:榻外寒香破鼻来,古铜瓶浸一枝开 。腊前早趁山居赏,压倒溪南几树梅 。泉唐江采 。钤“江采”白文印 。
这幅是“蜡梅笺” 。此题识出处未详 。一株写意的梅花,上有六七朵梅花 。梅枝虬劲,梅花淡雅 。给人以生动、细腻的感受 。题诗古雅娴趣,梅花霜晓寒姿,让人仿佛感觉有一股古淡的蜡梅香味,扑鼻而来 。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其五:无 。
画面更为简洁 。一朵花上有两片墨叶 。题款为“乙丑四月,江采”钤“江采”白文印 。
这幅是“秋葵笺” 。此笺虽无笺语,却有意境,有韵味,耐人玩赏 。给人以想象 。用此笺作小札,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 。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其六:梅花如月月如人 。钤“女史江采”白文印 。
这幅是“梅花笺” 。也是一株梅花 。花枝欹侧,花瓣有的盛开,有的含苞 。是初春的梅,淡雅而有意趣 。
题款诗为清代诗人金张之诗 。金张,字介山,号介老 。钱塘诸生,寓居塘西 。金张本姓张,少孤,嗜学,依从外公张遂辰卿子,故以张著 。独长于诗 。介老居唐栖,俗呼张介山 。家贫,喜吟咏,酷嗜杨诚斋(杨万里)诗,所作多效其体,因榜其室曰“学诚斋” 。金张的《介老编年诗钞》乙丑诗,康熙二十四年有《吴园看梅》诗六首 。其四为:“梅唯有月显其新,月若无梅欠却春 。记得柳亭词最妙,梅花如月月如人 。”

蕉雨 风水中的微雨落蕉

文章插图
江南蘋所作花卉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