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DBS 44/006-2016)中规定,菌落总数<104 CFU/g为满意,104 -<105CFU/g为可接受,≥105CFU/g为不合格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速冻面米制品》(GB 19295-2011)中规定,熟制品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00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有1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000CFU/g<X≤100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若有2个及以上的样品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00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GB 2749-2015)中规定,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4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4CFU/g<X≤105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若有3个及以上的样品检验结果位于m值和M值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值(>105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食品的菌落总数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 。消费者食用菌落总数超标严重的食品,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会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 。
(五)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毒素,主要污染玉米,但对大麦、小麦、高粱、小米和大米也有污染,且在面粉、麦芽、啤酒及大豆及其制品中也可检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玉米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应≤6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可表现出生殖毒性作用,也有免疫毒性,对肿瘤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造成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霉菌污染,生产经营企业没有严格挑拣原料和进行相关检测,或工艺控制不当 。
(六)铅
铅是一种能够在生物体内蓄积且排除缓慢的重金属污染物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干制蔬菜中的铅(以Pb计)应≤0.1/(1-脱水率)(mg/kg) 。铅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若长期过多摄入铅含量超标的食品,铅会蓄积在体内,可能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尤其会对儿童造成智力发育障碍和表现行为异常 。铅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时未对原料进行严格验收或为降低产品成本而采用劣质原料;由生产原料或辅料带入到产品中;也可能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设备、容器、包装材料中的铅迁移带入 。
(七)极性组分
食用植物油经高温加热和反复使用后可发生—系列化学反应 。在营养价值下降的同时还会产生某些毒性物质,如丙烯酰胺、多环芳烃、醛基和羰基物质等,这些物质的增加,可使油的物理极性增加,因此又将这些物质称为极性物质 。油的不饱和程度越高、油温越高、反复煎炸的次数越多,极性物质产生和增加的也就越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GB 2716-2018)中规定,植物油的极性组分应≤27 % 。植物油中极性组分超标会影响油脂本身的品质和风味,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 。
(八)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马铃薯除外)中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限量值应≤0.01mg/kg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量大时会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双手颤抖等症状 。
- 7天洗一次头发健康吗 一般多久洗一次头发最好
- 个人养老金、养老储蓄和养老理财产品区别是什么?个人如何选择?
- 办理健康证
- 职场竞争大 若何保持康健的心理?
- 补钙广告用语 补钙产品广告标语
- 过节收礼,您收保健品了吗?
- “花式”奶究竟如何健康选择?
- 透气性好的足力健老年鞋推荐 老年鞋哪个品牌的好穿着舒服
- 若何做一个心理康健的职场人?
- 马犬多少钱一只,怎么挑选一只健康的马犬幼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