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开始之前先补充说明一下置顶文章“《山海经》的来历,竟然在《左传》里说明白了”里的一个问题 。
就是此文提到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上古文献,流传至周代,应在“周典”之列,后被王子朝携奔楚国 。其实,在王子朝奔楚之前14年,即《左传 昭公十二年》公元前“楚子次于乾谿”一节,就已经提及了“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笔者作上文时在此处仅凭记忆,并未查找原书,因而疏忽了这个细节,没有交待清楚 。而《楚辞》名家姜亮夫教授等人认为这些文献典籍原本就是“楚国地方史,北方诸儒不能读” 。而左史倚相能读,因而被楚灵王称为“良史” 。这种观点需要讨论并澄清一下 。
首先,这些文献未必是甚至可以肯定不是“楚国地方史” 。各国史官的原始记录名称各不相同,比如鲁国叫《春秋》,晋国叫《乘》,秦叫《纪》,而楚国的历史也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梼杌》 。诡异的是,这个名称也是“四凶”之一 。有人说其本义是树桩,而且应该是锯断的树桩,这样才能看到清晰的年轮 。如果是斧子砍的树桩,年轮大概是看不清的 。锯子可不是鲁班即公输般发明的,《古史考》说是孟庄子,鲁国权臣三桓孟孙氏七世,他的时代与孔子恰好先后相接 。而孔子比墨子公输般他们要早七八十年,所以孟庄子比鲁班要早一百多年 。也就是说,锯子早在鲁班之前就已经发明了 。孟庄子的孙子孟僖子执政时候少年孔子开始受到重视,后来孟僖子的孪生儿子孟懿子兄弟就成了孔子最早的弟子,孟懿子执政后公费派遣老师和弟弟去首都游学访问,就是孔子向老子、苌弘等贤达学习请教即适周问礼的佳话 。当然,笔者更相信梼杌是“榆木疙瘩”、愚顽不通的意思 。

文章插图
梼杌是树桩,有年轮可喻历史?

文章插图
梼杌本义是榆木疙瘩愚顽不通,故为四凶之一
再者,“三坟”很可能是分成三堆的“三皇”时代遗留下来的散乱简牍、甲骨文献 。因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刻符、文字、卜甲、卜骨越来越多,刷新着我们的认识,不能简单地说,殷商甲骨文之前没有文字,殷商甲骨文有4000多个字,不可能一下子造出来,之前应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存在一个只有几百字的时期,然后不断发展丰富,才形成殷商较为成熟和系统的文字 。“五典”或是“五帝”时代即政教合一早期社会的各种大典、典礼的规章制度等内容,据“典”字结构,廾+册,即双手捧着文册,可知已经编连成册,不再散乱堆放,其性质当即后代“礼”书的前身 。“八索”应即八方部族的法令刑律,《左传 定公四年》有“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等文例 。“九丘”应当是讲述“九州”的全国范围的地理书,应与《山海经》大有关系 。可见,这些文献材料并非楚国一国的地方史 。如果左史只是熟读楚国历史,还是算不上“良史”甚至“国宝”的 。先秦文献中的倚相,是堪称“大师”的学者,是和孔子一样的博古通今的饱学之士 。

文章插图
典 字
至于“北方诸儒不能读”则是更大的误解 。当时,儒家影响并不大,很多诸侯国的达官显贵及学者亦并非儒家 。楚灵王说倚相能读那些古代文献,显然在楚国是凤毛麟角,并未提及他国学者是否能读 。而通过《左传》、《国语》等书可知,晋国的叔向,齐国的管仲、晏婴,郑国的子产,以及周王室的老子、苌弘,吴公子季札、鲁国的孔丘等等,都是熟悉古代文献的学者 。
-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 有关创造性思维的例子
- 2023情人节给恋人的爱情祝福语:情人节表白短信大全
- 2023情人节甜言蜜语 情人节短信大全
- 害羞草的危害有毒吗
- 虎眼万年青的药用功效有哪些作用
- 海芒果有毒吗可不可以吃
- 2022年3月5日出生的男孩是什么命
- 鬼针草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作用
- 泰国情降成功率-看你的丈夫是否恋母?
- 大家不要盲目的相信泰国情降-考查遇到烂桃花你应该若何应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