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报》
构建与学术的桥梁 拉近与权威的距离
说起地图,现代人立刻想到的可能是随处可见的表现行政区划、交通路线等的,具有强烈实用意味的地图 。与今天不同,中国古代偏于实用的地图,其流传范围反而不广 。比如至少在清代晚期之前,各种河工图、道里图、政区图的流传范围基本上集中于官府之中 。而那些流传范围较广的地图,虽然也有一些服从于现实需要,如著名的《广舆图》,但大部分与现实的联系并不密切,主要是服务于当时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儒家经典 。由于儒家经典在传统中国学术中的重要地位,历代学者为了理解其中记录的地理名称和地域范围,绘制了大量辅助阅读的地图 。同时,因为地图主要表现的是地理要素分布的情况,所以历代学者所绘制的地图大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中与地理有关的部分 。
《禹贡》与地图
《禹贡》是儒家经典《尚书》中的一篇,全文1193字,主要阐释了传说中大禹治水后的地理情况,按照河流山川将全国分为九州,然后依次记载了九州的地理、物产等内容,此外还记载了一些主要河流和山脉的走势 。由于其收录于儒家经典《尚书》之中,因此受到历代学者的广泛关注 。与其他儒家经典不同,《禹贡》中收录了大量地名、山名、河流名,而这些地理名称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不为后世的学者所了解,更是难以与当时的地名所对应,因此自很早开始,就有学者开始绘制以《禹贡》为主题的地图,希望将禹贡中所载的地名表现在当时的地图上,有助于学者对《禹贡》的掌握 。

文章插图
《禹迹图》墨线图
“制图六体”的提出者、西晋时期的著名学者裴秀就是这类地图的绘制者之一,可惜的是他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早就佚失了 。按照记载,裴秀认为《禹贡》时间久远,地名变易,后世学者对书中地名的解释颇有些牵强附会,因此他考订了《禹贡》所记地理要素的位置以及古代史书中记载的诸侯国之间会盟的地名,并与他生活时代的地名对照,将古今地名对照绘制在一幅地图上 。由此来看,这幅地图颇有历史地图的性质 。
宋代,关于《禹贡》的研究成为显学,而保存至今最早的《禹贡》地图也正是绘制于这一时期,即大名鼎鼎的《禹迹图》 。这一地图绘制于北宋元丰三年至绍圣元年(1080—1094年)间,现存两幅,都刻绘于石碑之上 。一幅保存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刻石的时间是刘豫阜昌七年,也就是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图名为《禹跡图》;另外一幅保存在江苏省镇江市博物馆,刻石的时间稍晚,是在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图名为《禹迹图》 。古代“迹”与“跡”相通,因此两幅地图的图名是相同的 。两幅地图所绘内容也基本一致,表现的范围北起受降城(今内蒙古自治区狼山西北),西北抵沙州(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北到辽水(今辽河),南至琼州(今海南省) 。按照《大清一统志》的记载,清代在山西稷山县的保真观还保存有一幅石刻的《禹迹图》,只是现在佚失了 。此外,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等人也都提到过这幅地图 。这幅地图广泛刻石保存在文庙中,可见其应当是当时知识分子阅读儒家经典的必备参考地图,类似于今天的权威教辅材料 。

文章插图
《禹贡山川总会之图》
南宋时期的《禹贡》地图还有:成书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傅寅撰的《禹贡集解》(又名《禹贡说断》)中的4幅地图,其中总图是《禹贡山川总会之图》;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成书、程大昌编纂的《禹贡山川地理图》中收录地图30幅,作者编绘时采用多色,刊刻时改为单色,各图以图解形式表示山川湖海的大致位置,并附叙说 。此后,明清时期很多《禹贡》的研究著作中也都收录有地图,不过大都是对之前学者所绘地图的抄录 。
- 忙碌奔波的经典句子,前一句是曾梦想仗剑 忙碌奔波的经典句子
- 梅花什么时候开花期是几月份
- 手机壁纸风水 手机风水壁纸推荐一下
- 风水门对门的处理方法 如何解决门窗的风水问题呢
- 风水宝地的意思是什么 乾隆风水宝地在哪里
- 家里养海棠花不吉利吗养海棠花有什么好处
- 厕所在延年位怎么化解 延年在风水中是什么意思
- 茉莉哪个品种最好
- 芦苇的特点如何养殖芦苇
- 水培植物有哪些哪些是最常见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