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北京出版社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北京出版社

文章插图
翌平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 。作品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等 , 主要作品有《少年摔跤手》《野天鹅》《大山里来的孩子》等 。
何为“少年文学”?
“少年文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 “少年”的大致范畴是指从12岁到18岁的群体 , 就是初中到高中这么一个年龄段 。实际上 , 世界范围内的“少年文学”已经成型了 , 有相当长的历史 。大概从二战之后 ,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 开始出现了“少年文学” 。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 , 这个文类囊括了很多类型的作品 , 仅小说就有很多 , 比如说校园小说、少女小说、惊险小说、冒险小说、幻想小说;还有一些自传体作品 , 写实的、非写实 , 各式各样 , 异彩纷呈 。与面向低龄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同 , 少年文学更丰富 , 感情色彩更厚重 , 对想象力的冲击更强 。它所对应的生命阶段 , 我们通常称之为叛逆的青春期 , 这个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 所奠定的人格基础会持续影响一生 。在这个阶段 , 人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 , 并且已经具备独立的价值判断 。心理学家对此有过描述 , 认为这个阶段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具有批判性的价值体系 。也就是说少年的思维模式跟成年人不同 , 它具有很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特征 , 非对即错 , 非黑即白 ,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 态度鲜明 。少年人用理想化的体系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 并且会经过对比对成人世界进行批判 , 中间不存在柔和的缓冲区 。由此可以认为 , 少年文学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有一段时间对世界少年文学很感兴趣 , 也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搜罗了一些原著作品 , 阅读之后 , 我感觉“少年文学”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文学类别 。
我为什么说要打开呢?打开是一个令人身心愉快的动作 。怎么打开文学呢?对文学赏析而言 , 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自然和放松 。“打开”不是一定要带着某种目的 , 追问我们抵达了什么 , 而是指置身一种文学的维度中 。我们对文学的赏析往往是在文学之外 , 有可能是一段生命的感悟 , 或者是人生的经历 , 或者是在艺术中感悟到的内涵 , 当你置身于一个文学的维度中 , 就可能与一些美妙的感受不期而遇 , 这是精神上特别棒的享受 。
如何由恐惧体验抵达审美彼岸?
美国有一位青少年文学作者 , 我称之为大神级的人物 , 叫尼尔·舒斯特曼 。他的一篇幻想作品让我受到很大震撼 。阅读他给青少年所写的书甚至能够获得惊心动魄的体验 。
他的作品《镰刀》关于人类的未来 , 探讨我们从哪儿来 , 到哪儿去 , 包含了对人类命运的考量和对未来未知的思考 。《镰刀》这个故事关于永生 , 永生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多科幻作品青睐的主题 , 与此同时作品也探讨了死亡 , 为什么呢?因为书中幻想人类在未来已经解决了永生的问题 , 没有人死去 , 这肯定是乌托邦式美好的一个幻想 , 但恰恰它又是反乌托邦的 。镰刀是古代欧洲的农具之一 , 在中亚也常见 , 用来收割麦子 。《镰刀》中的死神也喜欢同样的工具 , 不过不是作为农具 , 而是用来执行一种制度 , 就是所谓的“收割者制度” 。收割者制度是用来收割人类性命的 , 这就有点反乌托邦了 。只生不死地球是承受不住的 , 所以要有这么一些人 , 根据大数据 , 来给人打分 , 得分比较低的人就会成为收割的对象 。而收割使者就是执行收割制度的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