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带你了解有眼不识泰山典故出处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 。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
有眼不识泰山有两个故事,我便与大家说一下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出自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并且在小说中多次出现 。例如第二回,东京80万禁军拳棒教头王进因为父亲曾经棒打过自己的上司高俅,被高俅找到殿帅府打了一顿 。为了不被小人继续打击报复,王进只好逃到史家庄,九纹龙史进有眼不识泰山,最终拜王进为师 。

“有眼不识泰山”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虽然有眼睛,但是却不认识泰山 。现在被人们用来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一样,都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 。其实这个成语最早的典故并不是在《水浒传》,大家知道和谁有关吗?

猜一猜:成语“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与谁有关?
选项:A、鲁班,B、刘备 。
成语“有眼不识泰山”最早的典故和鲁班有关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出生于工匠世家,自己的手艺也巧夺天工,被誉为我国木匠的祖师爷,相传墨斗、曲尺就是他发明的 。因为鲁班的手艺高超,所以当时就有很多人向他拜师学艺 。

鲁班收了很多徒弟,其中就有一名叫泰山的人 。泰山因为考核没有达标被鲁班劝退,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己继续钻研,做出了很多做工精良的作品 。

有一次,鲁班在逛街的时候看到了泰山的作品,经过多方打听得知是自己曾经扫地出门之人所做,不由感慨道自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强悍的替补门将】
典故一传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手艺巧夺天工,做的东西那是又好看又好用 。这便让当时的许多人想拜鲁班为师 。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带你了解有眼不识泰山典故出处

文章插图
鲁班收徒之后也会经常对徒弟们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便会被鲁班扫地出门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鲁班为了保证自己教出来,以后出师的徒弟都是最好的 。
在拜鲁班为师的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人,他根随鲁班并不是为了学木匠活,而是为了学习雕刻 。只可惜后来在一次考核不及格,便被扫地出门了 。
春去秋来,有一天鲁班在集市上看到许多雕刻精美的木像,他觉得做的很好 。便向摊主寻问这是谁做的 。问后得知这竟是被自己扫地出门的泰山做的 。便感叹的说:“我真的有眼不识泰山啊 。”
传说鲁班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叫庄姜 。庄姜长到十五岁,出脱得像朵鲜花 。不仅会一手好针线,而且会写诗、画画 。她经常跟着父亲到山上去,捉到飞鸟,采来百花,就用五彩线绣出来,绣的活灵活现 。
鲁班年纪大了,想招一批徒弟 。一为传艺,二为挑个合适的女婿 。消息传出后,几天时间来了一百多人 。
鲁班很珍视自己的声誉,对徒弟们要求很严 。头一年练基本功,春季每人要到南山伐九百九十九棵大树,夏季每人要刮九百九十九根车轴,秋季每人要锯九百九十九块木板,冬季要凿九百九十九块石头 。
有些人受不了苦,溜回去了;有些人没有完成活,被鲁班辞回去了 。年底只剩下三个人 。一个叫虎英,一个叫灵泽,再一个叫泰山 。
为能找到意中人,庄姜经常和三个师兄接触,有时还暗中出个题目,一次,庄姜到院中洗衣服,见三个人正在聊天 。就走过去问道:“你们可知道是谁开天辟地才出生万物?是谁发明房子人们才有住处?谁划九州才治服了洪水?谁曾炼五彩石才把天补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