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做销售?那做销售有前途吗?( 四 )


而且提升商品性能对老板自身的要求也很高 , 需要老板有出色的行业洞察力和组织凝聚力 , 还要懂得一定的技术 , 很多老板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 。
所以对于大部分企业老板来说 , 放弃以提升商品性能体验为重心 , 转而通过营销方式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利润 , 就会逐渐成为主流的做法 。
低情商地讲 , 企业老板开始空手套白狼 , 在自家商品不够领先的情况下 , 把企业赚取利润的重担压在营销人员身上 。
在这样的趋势下 , 商品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 , 同一个细分领域内的几家企业 , 虽然可能各有优缺点 , 但商品综合性价比对比下来大概率差不多 。
这意味着营销领域的竞争会愈发激烈 , 营销人员被迫付出巨大的工作投入 , 让自家商品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被消费者和客户接受 。
良性的情况是通过思考消费者和客户的心理状态 , 探索一些可行的营销策略获得消费方青睐 , 比如门店活动、粉丝文化构建 , 还有诸如饥饿营销之类的手段 。
通俗讲就是把自家企业三十分的产品说成六十分的 , 然后对方真信了 , 买下了他们认为六十分的东西 , 这就需要营销人员的智慧了 。
有争议的手段 , 就是尝试迎合对方 , 通过拉近人际关系的方式争取对方的配合 , 这意味着销售人员要承担许多可能的人际交往糟粕 , 成为酒桌文化和潜规则的重灾区 , 这方面很多相关从业者应该深有体会 。
至于那些商品本就不如其他竞争者的公司 , 情况就更严重了 。
这类企业的老板很可能又菜又不自知 , 习惯于用严苛指标压榨营销人员把公司竞争力差劲的商品卖出去 , 老板则是做着追赶华为超越苹果的美梦 。
至于员工用什么方式把自家的垃圾商品卖出去 , 很多老板认为那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 , 他只需要躺着数钱就行了 , 过程艰难是营销人员应该承担的(PS:那企业还要老板有锤子用)
这意味着销售人员亚历山大 , 甚至工作任务完全超出人力能及的范围 。
就好比有些学生会面试时的奇葩问题那样 , 给你一块石头 , 让你想办法以黄金的价格卖出去 , 面试者听完心里基本是素质三连的 , 真有这种点石成金的能力还打工干嘛 。
再结合压低基础工资和销售额提成 , 企业文化洗脑之类的污糟猫做法 , 大部分企业的营销员工过的不爽劝退文化盛行就不奇怪了 。
这类《年轻人不爱干xx岗位》的故事 , 大体上都源自于劳资关系失衡和缺少规则约束的问题 。
社会缺少对企业的合理引导 , 没能让企业按照遵守规则提高竞争力的方向良性发展 , 结果出现无序扩张 , 竞争力差 , 在发展方向上偏离正确道路的问题 。
人们当然可以用走了一些弯路的说辞 , 只不过风轻云淡的一句话 , 描述了一代人的沉沦 , 还有一代人时间的发展停滞罢了 。
而对于销售这个职业来说 , 因为人工智能难以取代创新型和情绪性的劳动 , 所以尽管销售可能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并不算高端 , 却可能是人类文明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后仅存的少数职业之一 。
或者这样说 , 销售既贯穿过去的历史 , 也贯穿未来的文明发展 , 这也是我从营销这个角度思考社会现象的原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