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汉中休兵养士,安息了两月,手下的将士耐不住思乡情绪,都萌东归之念 。
一天,有人报告又抓回了几个开小差的兵士 。刘邦叹道:“这些人跟了我多年,现在却耐不住寂寞 。不要责罚他们吧!谁愿意回家,我给他路费 。以后不要再抓了 。”
这时有人乘机向刘邦进言:“汉王,当初项王分封诸侯,给的都是离自己家乡近的地方,唯独把您封到南郑,这与贬谪何异!
何况我们都是山东人,不服这里的水土,人们思乡心切,日夜盼望着回归故里 。
汉王为何不带我们回到关中,与项王争夺天下??现在还有许多诸侯不服项王,如果等到天下安定,人心思宁,恐怕到那时,再想与项王争天下,就太难了 。”
刘邦说:“我又何尝不想念家乡,只是一时之间,难以东归,你们不要心急 。”
正说着,忽有军吏进来报告:“萧何丞相乘了一匹快马,往东北方向去了 。”
刘邦一听大惊失色,忙道:“我正想和他商议东归之事,怎么他竟不辞而别?难道……”他不敢再往下想下去,急令军士速速追赶 。
此刻,刘邦心里乱极了 。张良已走,又失去了萧何,如同被人卸去左膀右臂,把刘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又忧又急,吃不下,睡不好 。
一连两日,未得萧何的任何消息 。刘邦正欲派人再去追寻,忽见一人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 。
刘邦仔细一看,正是丞相萧何!他心中又喜又怒,佯骂道:“好个萧丞相!竟敢背着我私自逃走!”
萧何满头大汗,喘息未定,忙答道:“臣万万不敢!臣此去是为了追回一个逃兵,因事过匆忙,未及禀报,望大王恕罪!”
“哦!你说你逃跑是为了追回另一个逃跑的家伙?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何道:“臣去追回都尉韩信 。”

文章插图
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听罢,脸一沉,道:“真是岂有此理!我从关中出发,直到这里,沿途逃亡多人,就是近日也有人逃走,都没见你追回,这次却去追一个小小的都尉,明明是骗我!”
萧何忙说:“以前逃跑的人,无关轻重,去留不妨听便 。
只是这韩信乃当世无双的人才,怎么能轻易放过!如果大王欲久居汉中,那韩信跑不跑我不会管,如果大王不忘有朝一日东归,与项羽一争下,那么决不可少了韩信 。”
刘邦面色稍缓,道:“难道我不愿东归,郁郁乎久居此地么?”萧何接着说:“那么大王应该立即重用韩信,否则他还会逃走,不肯久留了 。”
刘邦道:“都尉韩信真有才干吗?”
萧何道:“韩信虽为都尉,但此人有用兵之才,且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具大将风度 。”
“那么我就用他做将,试试他到底有何能耐 。”萧何一摇头,道:“只是做将,还不足留住韩信 。”刘邦又说:“封他大将军可好?”
“好!太好了!”萧何连连击掌称是,“不过,既封韩信为大将军,大王却不可草率从事,应择吉日,先斋戒,筑坛,方是拜将的礼仪 。
否则,不仅韩信认为怠慢,就是其他众将也不会轻易服从韩信 。”
刘邦笑道:“拜一个大将军,须要这般郑重么?我就依君所言,君且去为我办理这一事务 。”
韩信系淮阴人氏,少年即丧父母,家贫失业,不事农桑,不事商贾,终日游荡无依,乞食度日 。但韩信机敏聪颖,曾得异人传授,自有一番才能 。
而且他虽然贫穷,却常把一柄宝剑佩在腰间,以示其志在戎马 。
后来战乱纷起,项梁渡淮,韩信便仗剑从戎,投入项梁麾下 。
可是项梁并不认为韩信有什么能耐,只把他编充行伍,做一个小卒 。项梁败死后,韩信又跟了项羽,做了郎中,也是小官 。
-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什么意思?人心不足蛇吞象出处及历史典故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意思?历史典故及心理分析
- 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意思?知人知面不知心历史典故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历史典故
-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带你了解有眼不识泰山典故出处
- 飞鸟尽良弓藏的典故出处,越王勾践的深谋远虑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是什么?带你了解典故出处
- 寓意好心未必得到别人理解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 出自唐诗的成语有哪些?唐诗中20多个经典成语欣赏
- 风水典故 雌雄风水典故图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