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下辖镇一览 江苏宝应县属于哪个市

宝应县,隶属江苏省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里下河平原西北部,扬州市北缘,属宁镇扬同城化外围圈层,总面积1467平方千米 。政府驻安宜镇宝应大道88号 。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北纬33°02'46”~33°24'55”,东经119°07'43"~119°42'51” 。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县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 。县城略呈梨形,射阳湖、广洋湖环其东,宝应湖、白马湖绕其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直线距离约55.7千米 。
全县总面积1467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979平方千米、占66.7%,水域面积488平方千米、占33.3% 。宝应县属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古地貌原为大型湖盆洼地 。在第四纪时,洼地经由江、河、海合力堆积,经历海湾、洪湖、湖沼、水网平原演化过程,形成多湖荡、沼泽地貌特征 。全县地势低平,受地质构造运动和黄泛影响,地形呈西高东低 。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分为运东、运西两部分,地面高程分别为0.5米 ~ 5.6??米和4.8米 ~8.8米 。土壤肥沃,以水稻土、沼泽土和潮土为主 。农田植被占总面积53%,全县林木覆盖率21.01% 。
全县自然资源丰富,农作物种植面积5.28万公顷;水域面积4.88万公顷,滩地面积1.76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常年保持在3万公顷以上,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 。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4.6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7.7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6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4.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686公顷 。
矿产资源 。宝应县地下矿产资源主要有泥炭、黏土、铁锰结核和石油天然气等,县域大部分地区钻孔内部钻遇比较完整的第三系地层,为富含油气远景层位 。全县温泉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天然矿物质 。经国家、省有关专家评估论证,为硅酸医疗热矿水,对皮肤、关节、心血管等疾病有医疗保健作用,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水资源 。全县年均水资源总量4.71亿立方米 。河道、湖泊水容总量1.5亿立方米,年平均引水量9.54亿立方米 。运东地区水资源总量人均1650立方米,可用水资源总量人均870立方米;运西地区水资源总量人均6300立方米,可用水资源总量人均720立方米 。
动植物资源 。宝应县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据2013年在宝应湖地区开展调查显示,有野生藻类植物74(属)种、维管植物256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形)、浮游桡足类和枝角类动物35种、底栖无脊椎动物28种、鱼类42种、鸟类70余种,境内栖息鸟类野生动物以野鸡、野鸭、大雁为多 。宝应县是全国淡水水产重点县,水域盛产鱼虾、螃蟹、龟鳖等,水产养殖除常规鱼种外,龟、鳖、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80%、产量6万吨左右 。宝应县是全国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县,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旱地蔬菜种植面积2.1万公顷,主要种植青菜、韭菜、菠菜、花菜、豇豆、四季豆、辣椒、甘蓝、莴苣等,水生蔬菜以荷藕、慈姑、水芹菜等为主 。野生药用植物305种,总蕴含量3560吨,白术、红花、生地、丹参、玄胡、泽泻、薏仁等名贵药材远销省内外 。
宝应县(321023),唐上元三年(762年)县内获定国宝得名 。唐上元三年(762年)置县,1960年析置金湖县 。
辖14个镇:安宜镇、氾水镇、夏集镇、柳堡镇、射阳湖镇、广洋湖镇、鲁垛镇、小官庄镇、望直港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黄塍镇、泾河镇 。另有经济开发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