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羊叫的小品 春晚 风水羊开光小品( 九 )


甚至 , “忧患之余” , 他“两目昏暗” , “寻丈间不辨人物” 。
巧的是 , 前述他写的“空华”一词 , 有说就是“隐现于病眼者视觉中的繁花状虚影 , 比喻纷繁的妄想和假相” 。
失妻与仕元 , 应是他一生两大苦 。
而最终他走向了“翛然” 。
本一禅院东面 , 今松江松乐路一带 , 还曾有一座禅定寺(原名瑞应教院) 。民国时期 , 同样曾有一位画家逃来暂居 , 取法名为“大千” 。
他就是著名画家张大千 。
不同的是 , 赵孟頫与管道升夫妻同心参佛 。
那首著名的《我侬词》写道:“我泥中有你 , 你泥中有我 。”不少人是从两情相悦的爱情层面去理解 。而如果联系到本一禅院石刻画像上 , 中峰禅师自题的那句“你不是我 , 我不是你”;如果从赵管夫妻同心参佛的角度 , 换一种眼光去看这句——“把一块泥 , 捻一个你 , 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 , 一齐打破 , 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 , 再塑一个我” , 从佛家的角度去看这里讲的姻缘或者说因缘 , 会不会又是一番意味?
比较了赵孟僩与赵孟頫不同人生后 , 陈继儒充满感情地写了一大段:“夫孟僩、孟頫等之宋宗室也 , 而幸不幸乃如此 。呜呼!死生亦大矣 。死生彻 , 进可为文丞相 , 退可为月公;死生未彻 , 即官至学士 , 书画至赵松雪 , 兄弟间未免尚负惭色 。今月公以大忠大节熏蒸之 , 中峰以大彻大悟钳锤之 , 松雪至是必且泫然流涕 , 始悔其从前仕元之非 , 而恨其逃禅之不早矣 。”
这当然只能是后人的一种猜想了 。
他最后总结道:“盖松雪以两公闻道 , 非两公以松雪借名也 。”
今天的松江文史学者王正表示:“赵孟僩来到松江 , 先为道士后成和尚 , 因此吸引赵孟頫前来 , 并把松江作为重要客寓之地 , 为松江培养了许多书画艺术人才 , 为明代松江在书画方面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这在文化贡献上 , 是为后世铭记的 。”
纯就长相而言 , 赵孟頫无疑是美男子 。他自己在《田氏贤母之碑》一文写道:有一天在北京的街上 , 忽然遇见一人 , 上前问他:“您不是子昂吗?”他很诧异 , 问对方是靠什么认出的?这位名叫田衍的人说 , 是从赵孟頫好友鲜于伯几那里听说:“赵孟頫‘神情简远 , 若神仙中人’ 。而我客居北京数年 , 没见过这样的人 , 不是您是谁呢?”
而他留在今天松江博物馆石刻画像上的模样 , 留给自己人生最后时刻的样子 , 是“翛然” 。
这份最终的安宁 , 多大程度 , 是因为“僩”?
栏目主编:陈抒怡 文字编辑:郭泉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