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羊叫的小品 春晚 风水羊开光小品( 五 )


再从今天的上海地图看去:
东南 , 浦东鹤沙 , 赵孟頫“尝过鹤沙 , 凡近镇寺院碑记、钟铭 , 皆其真迹”(雍正《分建南汇县志》) 。
西北 , 青浦金泽 , 至今可见颐浩寺里 , 有赵孟頫留下的手迹“不断云” , 并被刻成石刻 。陈从周《说景》一文提到 , 赵朴初曾来上海 , 希望他陪去金泽勘查该寺遗址 。
市区 , 法华镇路 , 曾有北宋建的法华禅寺 , 大雄宝殿匾额为赵孟頫题写 。
西南 , 醉白池里 , 赵孟頫写的《前后赤壁赋》石刻 , 今天依然可见 。追忆了顾野王的《松江宝云寺记》碑文 , 也是他挥毫写就 。
查崇祯《松江府志》卷五十六:
从新场的《永宁寺碑》、鹤沙的《铁佛寺钟铭》、亭林的《宝云寺碑》、黄浦的《顺济庙碑》、华亭的《法云寺碑》、松江的《普照寺碑》、南门的《长春道院碑》、滨海的《归去来兮碑》 , 到“梁顾侍郎”四大字(在宝云寺)、行书《千文》(在华亭县)、《众福寺记》(在泰来桥寺中)、《千佛水□院记》(在普照寺)、《释迦殿记》(在普照寺)、《法云寺碑记》、《宝云寺慧光庵记》(在亭林)、《大士小像》(在上海) , 再到华亭县学里的《居竹记》、松江府西北泰来桥上的《众福院记》 , 及上述原在“府署”的《赤壁赋》 , 全都是赵孟頫写的 。
数量之多 , 在当时松江府存“历代名人帖”排第一 , 前后史册也堪称罕见 。
去世前一年 , 他还为松江写了《华亭长春道院记》 。
但这些作品里 , 就是未见写给古樟树下那位隐者赵孟僩的 。

相比赵孟頫来过这里 , 今人更应知道 , 他来见的这位赵孟僩 。
这棵古樟树下 , 有块铭牌写着:本一禅院遗址 。

学羊叫的小品 春晚 风水羊开光小品

文章插图
这是松江区有关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所立 。今天的松江 , 上海 , 小区一棵树下 , 都可能埋藏着丰厚的故事 。
从浩瀚史料 , 找到这样一些记述:
这里原名“北道堂” , 是南宋乾道年间(1165年—1173年)松江本地人沈氏所建 。“岁久业废” , 宋元交替之际 , 赵孟僩“不屑仕元” , “托黄冠”做道士 , “游云间”来到这里 。
五年后 , 他又剃发为僧 , 更法名为“顺昌” , 号“月麓” , 又自号“三教遗逸” , 改北道堂为本一禅院 。
先儒后道再释 , “本一” , 是否三教合一之意?
这位台州黄岩人 , 还在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记述:“少游谢南斋、(欧)阳巽斋、刘须溪、朱约山诸公之门 。”
这句话 , 细考下去 , 大有意味 。
四人中 , 谢南斋暂未得考 。欧阳巽斋 , 应是欧阳守道 。宋史有传:他字巽 , 号巽斋 , 著有《巽斋文集》;南宋教育家 , 江西吉安人;著名的吉安白鹭洲书院建成后 , 请他第一个去讲学;他又曾被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讲学者);他是文天祥的老师 。
刘须溪 , 应是刘辰翁 。他别号须溪 , 是南宋末年爱国词人 , 也是江西吉安人 , 做过赣州濂溪书院山长 。他早年跟从欧阳守道 , 也在白鹭洲书院学习过 , 当时也教过文天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