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鲜电商仅有1%盈利

现如今,想吃浙江仙居的杨梅、泰国的芒果、波士顿大龙虾、澳洲牛排……不再需要四处奔走寻找正宗卖家,鼠标轻轻一点、在线下单,就可以在家等待食物“来敲门”了 。随着足不出户进行购物的消费需求大量增长,生鲜电商依托互联网成为新的业界蓝海 。
今年的“6.18电商狂欢节”,各大电商都将生鲜提升至重点竞争品类,除了天猫、京东以外,包括易果生鲜、天天果园在内的垂直类生鲜电商也“晒出了”较好的成绩单 。生鲜电商的兴起催热了冷链物流行业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亿元,年均增速为25% 。
行业痛点:冷链物流不完善

中国生鲜电商仅有1%盈利

文章插图
冷链物流,是指温度控制的供应链,主要有冷藏(2℃)、冷冻(零下18℃)和速冻(零下29℃)三种方式 。通过完整的冷链不间断体系,从而保持产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储存和分销,进而延长和确保产品的保存期限 。由于生鲜电商的产品具有高腐烂性,冷链是生鲜电商的重要支撑 。不过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并不成熟,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标准体系都存在不少欠缺,这同时成为生鲜电商的“痛点”所在 。
【中国生鲜电商仅有1%盈利】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研究》显示,虽然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人民币,但却难掩生鲜电商大面积亏损的现状 。2015年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盈利 。其中,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是食品总成本的70% 。据统计,中国生鲜品类的损耗约为20%至30%,大部分是在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冷冻不到位而产生的,过高的产品损耗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
“顾客选择电商品牌和评判是否满意时,商品新鲜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1号店副总裁杨平在上周五在沪举行的2016年国际冷链物流高峰论坛上指出,“谁先打造出符合顾客期望的可控全程冷链模式,快速送达,谁就将抢占生鲜市场 。”
关键在于管控冷链物流能耗与成本
除了顾客黏性,成本管控是生鲜电商最需要解决的难点 。如何通过技术深耕、模式创新,实现对冷链物流全程的高效管控?
冷链物流的起点、食品的源头产区的重心:冷库,随着夏季的到来也成为业内瞩目的焦点 。“二氧化碳冷库制冷技术将会逐步替代国内的氟利昂制冷剂 。”浙江盾安冷链系统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顾众在论坛上指出,“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经济环保的特点,在夏季最大可节省能耗50%,年平均节省30% 。”“要让生鲜配送产生规模效应,成本较低也必须考虑 。”据了解,二氧化碳在零下28℃以下,温度越低、规模越大,并且不会污染食品 。
作为生鲜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冷链运输配送是冷链物流业最重要和基础的环节 。其中,运输全程的温控能力是关键,因此对冷藏车的要求非常高 。蓝途新能源汽车公司董事长谢建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采访人员:“跨领域技术的深耕和创新是关键 。比如,在箱体上使用航天复合材料和反光涂料不仅可以让冷藏车更轻,运货多10%,还能节省能耗8%左右 。”目前,蓝途企业已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同推出纯电动冷藏车 。温控体系、远程控制等技术,可使冷链产品在运输环节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严格监控之下 。目前,我国冷藏运输市场也正迎来高速增长期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中,还专门强调冷链系统建设等的政策性扶持力度,支持建设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系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