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杏本来就是春意的代名词,所以红杏遇到墙,墙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已经“春色满园”了,所以“红杏出墙”是必然的 。自从元代以后,红杏的含义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有了一种含蓄的指代女性出轨 。
叶绍翁“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本是正经花,为何会有“出墙”意 。
中国文学写杏悠久历史,先秦文献《管子》记载:“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山海经》记载:“灵山之下,其木多杏 。”
杏花将开未开之时,嫣红如胭脂,迎风怒放之时,粉嫩欲滴,而将要凋谢之时,却灿白一片,花开花落,妩媚娇艳,姿态万千,杨万里的《咏杏》诗"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写出了杏花的独特景象 。

文章插图
【叶绍翁这句诗为何会有出墙意 经常说的红杏出墙是什么意思】对于杏花的娇艳,还有神奇的传说,《西京杂记》中记叙道:"东海都尉于台,献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云仙人所食 。"《述异记》也记载说,天台山有五色六瓣的杏花,叫仙人杏 。
在中国古代文学早期(唐代以前),无论是文人雅士赋诗还是民间传说,大多都只是着眼于赞美春风中怒放的杏花的艳丽、馨香或者杏的神奇 。
无论是杏树还是杏花,在人们眼里都只是植物,更不用说有“出墙”的含义了 。

文章插图
如较早的有南北朝庾信的《杏花诗》:
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 。
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 。
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 。
杏花开在二月,春天刚到杏花就争相开放,村里村外到处都是,诗人竟然折来放在金盘之中款待宾客,可见对花开烂漫的杏花有多么喜爱 。
如唐代温庭筠的《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闭门 。
写的是杏花即使在饱受风雨摧残之后,显得七零八落,稀疏飘零,但是风停雨歇之时,斜阳照射之下,落花犹香 。
到了公元九世纪初,杏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开始有所转变,杏花第一次成了一个活色生香的美女 。如唐代诗人薛能的《杏花》诗: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
在这诗中,这位杏花化作的美女站在青楼旁边,沾染上了青楼女子的习性,一点都不专情,反而满脸春风,朝人乱抛媚眼 。
到了公元870年左右,美女杏花第一次遇到墙,墙里墙外的美女杏花,变得越来越暧昧 。
如晚唐诗人吴融《杏花》诗云: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
这首诗把杏花比作一位娇俏的美女,在和煦的春风中的轻轻摇摆,她婀娜多姿,时而在水边顾影自怜,时而探出墙头脉脉含情,似有所期盼 。
这首诗是红杏出墙的最早出处,但是这时候仅仅是形容红杏的美艳多情,并没有出轨的含义 。
花再艳丽多姿,也比不过人比花娇,自吴融之后,杏花就成了一个与墙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幽怨的美女,有时候站在墙外被墙里人羡慕;有时候伫立在墙里羡慕墙外的人 。
描写红杏遇到墙的还有宋代张良臣的《偶题》:
谁家池馆静萧萧,斜依朱门不敢敲 。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
- 描写春去夏至的古诗词欣赏 表示春去夏来的诗句有哪些
- 十五首山川诗词寄寓了诗人深厚感情 描写山川之美的诗句有哪些
- 宋祁最精彩的8首诗词品读 宋代诗人宋祁8首诗词推荐欣赏
- 清代诗人黄遵宪生平简介 清朝爱国诗人黄遵宪的著名的诗作
- 那些形容生活之美好的古诗 赞美生活的诗句有哪些
- 王诗龄健身照大长腿抢镜 李湘女儿王诗龄怎么瘦下来的
- 非常诗意的个性签名 诗意满满的个性签名
- 如何理解全诗释义 书中自有颜如玉出自于哪一首诗词呢
- 千古名篇登飞来峰意境深远 诗人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写作背景
- 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值得一读 积极向上寓意美好的古诗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