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模式下外卖配送该如何规范

【众包模式下外卖配送该如何规范】手指轻点屏幕,通过手机 APP即可完成选店、订餐、付款,人们在家中静心等待美味佳肴的到来……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互联网订购外卖餐饮 。但是,面对风尘仆仆赶来的配送“骑手”,您是否仔细核实过他们的身份?有没有留意过其着装及配送服务流程?
本报近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称他们对部分上门送餐的“骑手”感到可疑,原因包括没有身着统一工装、同时服务于多个网络订餐平台等 。事实上,这些“骑手”中不少都是“众包”平台的众包员,他们通过网络注册信息,随后便可选择接受任务,在完成服务后获得相应的劳务费及奖励 。采访人员采访发现,“众包”模式在提升外卖配送效率、增加从业者兼职收入的同时,也存在着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众包模式下外卖配送该如何规范

文章插图
用户烦恼
配送不规范食品安全存忧
“外卖平台上显示的‘骑手’电话和实际送餐者的电话不一致,询问时送餐者说,因为人手不够,原先的‘骑手’让他代为配送,并称他们是朋友关系 。”家住我市科技路一小区的冯安明告诉采访人员,他经常通过手机订餐,最近遇到的不少“骑手”都没有身着工装,仔细询问时了解到,他们并非网络订餐平台或餐饮商户的专职配送员,而是通过众包平台注册的众包员,通过“抢单”获取任务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匆匆地把餐饮袋递过来,转身就走,很少核对订餐者和餐饮信息,我觉得服务不太规范 。”
不仅如此,部分市民还反映,这些众包员在配送餐饮的过程中,使用的配送装备较为简陋,在送餐、取餐等环节中,其他待配送的餐饮袋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针对上述反映,采访人员连日来前往我市多个小区、餐饮集中区进行采访,发现众包员在配送餐饮的过程中普遍没有穿着工装,有的在电动自行车后部安装一个简易的收纳箱,内部存在油污且箱体没有锁扣装置,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收纳用具,直接将待配送的餐饮袋挂在车把上,特别是在同时配送多个订单的过程中,众包员手提餐饮袋上楼配送,其他待配送的餐饮袋连同车辆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 。
探访寻因
竞争激烈 培训环节不到位
“我不是专门从事配送的,只是在空闲时接单,增加收入 。”采访人员在长安南路一小区门前见到了外卖配送“骑手”张彬,据他介绍,他和妻子3年前从老家榆林来到西安,先后从事建筑装修、建材销售等工作,后来经营一家小型零售店 。“店面由妻子看着,我偶尔出来配送,能够补贴家用 。”
张彬告诉采访人员,相比于网络订餐平台或餐饮商户的专职配送员,他们这些众包员的灵活性更强,同时也面对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多了,‘抢单’就变得越来越难,有的‘骑手’为了增加收入,同时在好几个网络平台上注册信息,哪个平台有任务就去‘抢单’,所以不少用户会发现,通过不同的平台订餐,会遇到同一‘骑手’配送的情况 。”
“众包”,通常是指公司把由员工执行的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员承担相关任务并获得报酬 。采访人员使用手机下载了多个众包平台的 APP,发现注册环节大都较为简单,在身份验证环节,只需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并上传本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等,即可提交验证,通过验证后可接受任务 。
据受访的众包员反映,他们开展配送服务前大都没有接受培训,只是通过手机 APP 阅读了有关条款 。“内容比较多,我只是仔细看了有关劳务费用、奖励、结款提现方面的内容,其他的信息没有详细阅读 。”一位受访的众包员陈师傅说,他看到手机 APP 中有培训的板块,但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细致阅读 。“众包平台应当加强众包员的培训,尤其是面对面的讲授效果会更好一些,有些疑惑也可以及时获得解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