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左右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高中版


1993年以前,我的世界里压根没有调频FM的概念 。
那个时候我生活中的无线电波只有中波、短波1、短波2 。
那个时候天空很蓝,空气很甜,每一次呼吸都是享受,电波也因为我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而异常清澈,都要透明了 。家里的那台老式收音机呼呼地喘着粗气,吼出每天的规定动作——《新闻和报纸摘要》 。
想想也挺有意思,小时候了解外面的世界,一个电视一个广播,电视要依赖于父亲支在阳台的天线指向的雾灵山转播塔,广播据说就是从遥远的北京传来的,所以小时候暗暗地下了决心——长大一定到这些源头去看一看!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左右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高中版

文章插图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标,我花了19年 。
大二的时候,我站在雾灵山海拔2118米的顶端高声呼唤“我来了……啊……啊……啊……”,斑驳的转播塔,依然嗡嗡工作的设备,周围丛生的荒草,突然感到人生无非是去努力实现童年时一个又一个理想 。
为了实现第二个目标,我花了30年,现如今每晚我路过报摘的编辑室、每次在走廊看到报摘的播音老师迎面走来、每刻在直播间的大玻璃墙外看到原子钟的表针红闪闪的跳动、每秒第一时间听到标志乐响起,我都想冲进直播间,抢过话筒,高声呼唤“我来了……啊……啊……啊……”
但我知道,这种想法只能在虚幻的空间使劲儿YY而永不可能实现,想起当初多么想在话筒前表现自我的思想,但生命中第一次将嘴唇靠近直播间话筒前,那一刻万籁静寂,大脑被幸福冲得一片空白 。
在天津滨海台开播前凌晨4点播发试机信号的直播间里,我和李胖子小心翼翼地推高了1毫米话筒推子,然后慢慢靠近直播话筒,知道鼻息遇到话筒反扑回来的热流迎面拂来 。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呼吸已经随着电波飞向滨海台覆盖的一千万人口,那一刻,我知道,今生注定与你为伴——生是广播人,死是——广播的死人 。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左右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高中版

文章插图



93年,在思想上为流行音乐大开绿灯的我却无力于经济窘迫,每个月可怜的零花钱根本不值一提,为此我错过了打口文化最为红火的岁月,后来听前辈描述那些年的鼎盛繁华,每天从天津港有无数吨的打口碟遁入,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
天津、广州一北一南两个中心,这些所谓的“地下文化”洪水猛兽般冲击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在那几年思想上开化了经济上也可以自足的前辈,抓住了最佳的时机,站在打口文化的桥头堡 。
好货、尖儿货一网打尽,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表情,看着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述每一盘专辑的细节,那种“杀人”的欲望真是难以控制啊!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左右 生活百科广播稿100字高中版

文章插图



还好,有《AM1386点播音乐》 。
每天中午12点,无论我身在何处,都要把自己紧紧地锁定在收音机旁,要知道在天津这个曲艺之乡、相声窝子里,每天十数个小时的评书、大鼓、三弦、十调、梆子、相声、快板没有使我厌倦,但是作为青春萌动、荷尔蒙分泌爆发的我还是珍惜着仅存的免费流行音乐时间 。
其实名字叫点播音乐,真正做不到听众点播什么就播什么,那个时候技术还没那么先进,歌库容量、检索系统、点播系统还不算成熟,就像今天,当我个人自有歌库达到音频文件容量400G、音乐CD1500多张、音乐卡带千八百盘的时候,我依然觉得空得要命,似乎自己什么歌曲都没有,看着百度mp3首页每天更新的哗哗的歌曲真是绝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