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发展能解决扶贫的哪些问题? 政策主导下的电商扶贫

互联网的普及让电商下乡的趋势非常强劲,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整体面貌,尽管现在电商下乡仍没有覆盖到全中国的农村中去,总体上南部省市的电商开展的还是比较好,北方农村仍有待加强,但是各级政府纷纷对电商表现出来的经济拉动作用有所目睹,所以无论南北方,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电商扶贫”手段,期望达到扶贫的效果 。
我国扶贫的四个阶段
自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将消除贫困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改革开放之后,消除贫困成为中国政府执政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明确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素质低、生活条件差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向着稳健的方向推进,所以消除贫困成为历届政府重点关注的大事,出台了众多的扶贫政策 。
【电商的发展能解决扶贫的哪些问题? 政策主导下的电商扶贫】

电商的发展能解决扶贫的哪些问题? 政策主导下的电商扶贫

文章插图
中国的扶贫政策基本上集中在改革开放之后,主要分为4个阶段:针对特殊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 1985年以前)、以区域瞄准为主的扶贫开发( 1986—1993年)、改善资金投入和贫困瞄准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年)和以整村推进为主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2001—2010年)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扶贫开发的重点从贫困县转向贫困村,覆盖的区域较之前三个阶段比较细化了 。2002年全国共选定14. 8万个贫困村,专项扶贫开发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 。新世纪开发式扶贫政策主要包括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移民搬迁、贫困村级互助资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还主导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大病救助、两免一补政策性补贴项目 。
新世纪以来,农村扶贫的体系不断完善,动员的社会力量比较广泛 。随着针对贫困地区和人群的扶贫投资不断增加,扶贫资金的投向结构越来越趋于贫困地区的需求 。政策的帮扶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有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得到了优化,吸纳就业人口的市场也开始变得广阔起来 。
政策在我国这样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其具有的突出的资源导向效果,能够很快的显现出来,所以基本上这也是我国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一种主要思路,就是利用政策,将资源积聚起来,最终投入到扶贫的重点区域中去 。
以前的政策扶贫基本上就是区域性的基础设施环境扶贫,基本上都是划分片区的、整体性扶贫,而从2000年开始,扶贫开始集中在具体的目标上,例如医疗保险、低保、农业补贴等,扶贫的项目更加细化了,这也是政策扶贫的一种思路转变 。
电商扶贫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15年8月29日,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相关人员表示,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的体系,而且国务院扶贫办将着力推进电商的扶贫工程,从而倚借电商促进农村脱贫减贫步伐加快 。财政部、商务部也很快公布了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200个示范县名单,将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农村电商发展,主要是想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倾斜 。
其实早前就有地方政府提出了电商扶贫的相关思路,例如在2013年12月,陇南市确定“推进电子商务实现集中突破”的市级发展战略 。2015年1月,国务院扶贫办将该市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 。2015年3月和4月,该市相继出台《电商扶贫试点工作方案》和《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2015年5月23日,全国电商扶贫陇南试点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标志着政府主导下的电商扶贫试点工作正式开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