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太湖文化让世界 读懂江南

文章插图
作者简介:笔名:风僧 。无锡人,文学爱好者 。喜欢阅读,喜欢随笔记录生活的点滴 。历年来成文、成稿“随笔”、“回忆录”、“诗词习作”等数篇,多见于网络微刊!

文章插图
美文欣赏

文章插图
《乡愁》 写下这个题目,就已经不自信了 。因为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几乎成了当今一个无法逾越的标高 。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坟墓、一弯海峡,短短数语,把一个游子的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字字入心 。
事实上,人皆有故乡,有故乡便不乏乡愁 。离乡背井也罢,久居故乡也罢,大凡有情有感的人,都难免会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有些爱恨情仇,也就是所谓的“乡愁”吧!
漂泊他乡的人,有愁,且距离愈远愈浓烈,这好理解 。而像我这样,幼时跟随父母几处奔波,记事起便落脚故土的人,按理应该是无愁可有,却也自己觉得乡愁满满,何故?
细究,原来,乡愁除了别离之情,还有许多是源于日渐遥远的记忆和不再呈现的往昔情景 。
一种声音,一段乐曲,一个面容,甚至空气中偶尔飘过的一丝气息,都会把我带入浓浓的乡愁里 。正可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我与我的家乡,一个因阳山闻名的小镇,原名陆区(陆墟)桥,因为在那儿度过了一段童年和少年时光,后来读书和工作,虽也离开了,却不曾远离 。因为真正回故里的次数有限,一年或数年回去一次,目睹老家熟悉的一街一景、一草一木,都在岁月变迁中渐渐陌生,滋生出些乡愁也就在所难免了 。

文章插图
我怀念故乡那条南北蜿蜒、长不过一华里的老街 。经历了数百年,齐整排列的石板路面,已被行人的步履打磨得光滑溜溜 。我喜欢静谧的午后,街面总能传来的过往行人脚步敲打石板的“咚咚”声,喜欢听着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的货郎吆喝声在街上回荡;更喜欢雨天或雨天过后,光鉴照人的石板下经久不息的潺潺流水声 。只可惜,如今老街早已不复存在,记得那年重回故里,再度探访老街,看见的是这样一幕:仅存的几堵断垣残壁间,杂草丛生,两米来宽的街道,模样只依稀可见 。尤其是已被掀开、搬走了石板的老街路面,竟有一条青砖砌成的完好沟渠隐匿其间 。这条儿时只闻其声未见真容的沟渠,或许隐秘了数百年,如今却似豁开的伤口,以这般残状裸露于世,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我怀念连接老街南、北街道的那座高高耸立的石拱桥 。通身以石块磊砌的拱桥,同样被岁月打磨得光亮润滑,分住在桥两端的我和小伙伴们,时常是以桥为界,学着电影里的场景,用自制的“噼啪枪”干仗,来回地争夺“桥头堡”,不亦乐乎!依桥临水而建的石阶码头是镇上最宽、最大的码头,滨水的石阶条上,总是蹲满了忙于洗涤的村姑婆姨,棒槌声伴随着笑谈声,此起彼伏地徜徉在河床上、桥洞里 。如今,作为水乡重要标志的这座“陆区桥”,早已在当年河道疏宽时拆除,至今一边的河岸处,依旧有石桥桥基的大石块残留,给人些许记惦和念想 。
我怀念老街的店铺和住屋 。老街小而精巧,两边住户虽无古时官宦或商贾的大户人家,却也不乏考究精致,临街住户的房子格局大凡相似:街面门房,各自经营着各式小店铺,也有被集体商店租赁的大店面,比如我家门面就曾开设了商业合作社的中药铺,让我至今对中药味心存好感 。接着门面房的是高大的墙门,墙门的规模略显住户的身份和地位,门头若是翘檐黛瓦、门楣有砖雕戏文的,家境便不一般 。紧接着墙门,便是天井门堂,客厅,厨房,前厢房、后厢房,再接着是小庭院,柴房,后花园 。殷实人家在前厢房或后厢房上还会有二层小楼 。据镇上老人们讲,老街的模样,历经清朝、民国的数代人之久,即便战乱,也未有什么改变 。倒是后来的“破四旧”、“文革”等一系列动荡,把街镇房屋的一些精华给毁了,比如砖雕戏文、门窗棂阁上的浮雕花饰等 。我在老家那会儿,我家的墙门早已没了,只有被砌进了围墙的那尊雕刻了鸟兽图案的抱鼓石,似乎还能印证我家祖上曾经有过的辉煌 。
- 祖屋拆了影响风水 祖屋正门右边小门房间维修的风水
- 老祠堂搬走了旧址可以建房吗 祖屋修缮对风水影响
- 厨房地面高过客厅会犯什么忌讳
- 祖屋门前风水禁忌 卖了祖屋会影响风水吗
- 树高过房子风水来说好不好 风水案山太高有什么影响
- 现在流行的白领loft公寓层高过低会压抑吗
- 武宣八仙岭风水宝地 武宣二塘祖屋风水
- 祖屋门前风水禁忌 祖屋塌了风水
- 祖屋门前风水禁忌 祖宅的风水对后代有影响吗
- 发动机水温过高过低有哪些危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