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沙龙广播稿 百科沙龙广播稿初中生( 十 )




信寄出后不久 , 实习结束 , 我回到了牡丹江市 , 从此就一直在一家企业卫生所工作至今 。


知道他收到了这封不留姓名地址的贺信 , 还是在1988年 , 刊登在《现代家庭》刊物上一篇题为“初恋杂感”一文中 , 他谈到在获奖后在众多的读者来信中 , 他认出了我的贺信 。并为此写了一封回信 , 写毕才见没有地址 , 但是根据邮戳 , 将信发了出去 , 可空谷无音 。这封回信 , 我虽然没有收到 , 可我为他能在那么多年后 , 那么多的读者贺信中认出我的信并写了回信 , 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


他在文章中 , 回顾了我们的相识、相恋 。正像他所说初恋所以令人难忘 , 盖因纯情耳 , 纯情原本与青春为伴 , 青春已逝 , 纯情也就不复存在了 。


时至今日 , 我仍然怀念我们的知青生活 , 珍视知青生活中第一次品尝爱的甜蜜 , 和失去爱的痛苦 。想想 , 我们相爱已是27年前的事了 。二十多年中 , 国家、社会、人生都发生了巨变 。可是每每回忆起初恋 , 和终生难忘的初吻 , 便永远伴随着他的影子 。这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 , 世态的变迁而改变 。
北京见面的短暂时刻
下榻在北京的一家旅馆里 , 夜已经很深了 , 可我仍无睡意 。


翌日 , 我怀揣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 挂通了梁晓声家的电话 。


喂 , 你是梁晓声吗?
是啊 , 你是谁啊?
我从牡丹江来啊 , 你想能是谁呢?
啊 , 是小董啊 , 你在哪儿?


我为他能立刻想到我而高兴 。我回答说:就在北京 , 在你身边 。你忙吗?我们有时间见见面吗?


啊 , 好的 , 好的 , 现在就可以 。你就到儿童电影厂门前 , 我就来接你 。


几分钟后 , 我来到了儿童电影厂门前 。刚下车 , 就见他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 。见到他 , 我心里不由得一阵紧张 。他比早年瘦得多 , 也老成得多了 。看来 , 作家这个职业 , 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 , 他们在自己的作品里 , 不停地煎熬着自己 , 刻意构思 , 孜孜不倦 , 全身心的投入 , 倾注并消耗了全部的心血 , 忽视了健康 , 不修边幅 , 看到他如此 , 不知为什么 , 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怜爱之心 。


他向我热情地伸出了手 。说:你什么时候到的?


我说:昨天下午到的 。
他说:走 , 到我家去 。


于是我顺从地随他一路去他的家 , 这时 , 我已从刚刚见到他时的紧张的神情中 , 渐渐地松弛下来 , 开始边走边打量着他 。


梁晓声 , 你怎么一点也没长高呢?


是吗?你以为我还能长高吗?


我们都轻轻地笑了起来 。


他将我带至三楼 , 一个比较宽敞的房间 , 为我泡了一杯茶 , 并调整了风扇的位置 , 然后在我的对面坐下 。这时他注意到了 , 我在看着对面的一个单人床上 , 放着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 , 只有颈椎病人才使用的简易枕具 。他告诉我他这几年患了较严重的颈椎病 , 常常疼痛难忍 , 常为此影响了写作 。我当然明白 , 这与他长年伏案写作有直接的关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