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讲风水第四讲讲解( 三 )




由上文的解读 , 发现李火德的后人早在元明大量进入粤东 , 包括今天潮汕、梅州地区的事实 。而客家人流动往往和韩江有关 , 韩江是从前联系潮、梅、汀、赣诸州的大水道 , 李火德后人进入梅州和潮汕 , 往往沿韩江而流动 。


《李火德史话》的《前言》称 , “火德公自丰朗开基至今 , 已近八百春秋 , 其后代遍布闽、台、赣、粤、江、浙、桂及东南亚 。……另据广东来杭谒祖李氏携来资料表明 , 香港财界巨子李嘉诚 , 亦属其族人外迁后代之佼佼者…… 。”[10]这本书的《再版前言》则称 , “新编入的有关先贤李光地、当今香港爱国同胞李嘉诚先生的两篇文章 , 分别根据今年安溪召开的‘李光地学术讨论会’有关论文著作、潮州市李嘉智先生提供的资料 , 对照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编印的《李氏史记》撰写而成 。”[11]


由以上资料看 , 承认李嘉诚先祖是李火德的 , 倒是潮州的李氏宗人李嘉智 , 为李嘉诚堂兄 。由于是潮州李嘉诚亲人主动提供资料 , 其可信度应是较高的 , 要知 , 潮州李嘉诚家族已经完全潮汕化 , 不再坚持客家人身份 。《李火德史话》中有一篇专门厘清李嘉诚世系的文章 , 摘录若干:


明山公明崇祯九年丙子(1636)生于上杭官田村 , 知书达理 , 为人厚道 。清康熙九年庚戌(1670) , 一夜梦见始祖火德公与陈氏太婆 , 笑着频频向他招手 , 火德公亲切地喊道:明山 , 游出去吧!……


经过一段时间筹划 , 明山公夫妻拜别父母乡亲 , 乘黄潭河小木舟入汀江 , 经峰市过广东石市 , 搭上韩江大木船 , 顺流而下 , 来到潮州府城落脚谋生 。


明山公在潮州经营小本生意 , 生活逐渐安定之后 , 夫人喜生贵子 , 取名朝客 , 含意是世世代代心朝客家祖籍地之意 。


李嘉诚先生是明山公的第十代后嗣 , 从火德公算起 , 潮州府城李氏直线世系是:


入闽大始祖火德公(1世)——三三郞(2世)——四六郎(3世)——千八郎(4世)——念三郎(5世)——万二郎(6世)——德荣(7世)——崇山(8世)——宗良(9世)——时芳(10世)——厚(11世)——仁亲(12世)——廷取(13世)——明山(14世)——朝客(15世)[12]


上文记载解读出明末清初韩江流域交通的一些情况 , 客家人进入潮州城做小生意 , 繁衍后代 。按这样的推算 , 李嘉诚成为火德公的第二十三代裔孙 。笔者在上杭李氏大宗祠查有李嘉诚世系简明表若干情况[13] , 该图对于李嘉诚世系的说明 , 和上文《李火德史话》大体一致:




李德新讲风水第四讲讲解

文章插图

李嘉诚世系简明表


一些资料对李明山进入潮州原因有不同记载:“李嘉诚的先祖原为中原人士 , 因为灾荒南徙 , 迁居福建 。明末清初年间 , 李氏一世祖李明山为躲避战乱 , 率全家迁徙到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 , 定居城内北门面线巷 。传到李嘉诚恰届十世 。”[14]考虑到明末清初的大背景 , 潮州地方作为府城 , 也是动荡不安 , 李明山进入潮州的更大可能应是客家人口繁衍众多 , 上杭地方已经容纳不下太多人口 , 故不得不外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