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的日记里,王婉格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带队老师知道我是00后时,感到非常惊讶 。其实无关年龄,只要人人都奉献,武汉一定渡过难关!”
他们活跃在互联网上,调集资源,汇聚力量,传递能量——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本报记者 杨 昊 易舒冉
1月24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第二天,一大早,身为华中科技大学校友的刘稷轩接到了一通电话 。
华科校友在德国找到了一批医用防护物资,正是武汉急需的 。这个信息让刘稷轩精神一振 。刘稷轩的父母都是医生,正奋战在湖北一线,他很清楚当时医疗物资有多匮乏 。
第一个问题,钱从哪来?总共要200多万元 。刘稷轩和几个校友商量后,决定在网上发起募捐 。24日傍晚6时,募捐文章发出,短短8个小时,募捐金额就达到100万元,很快就筹齐了所需善款 。
第二个问题,怎么运回来?“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物流公司,也不清楚要给海关提交哪些材料和证明,最关键的是这批货物怎样才能用最短时间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刘稷轩说,他干脆拉了个校友群,大家一起在线想办法 。校友们热情高、路子广,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有人做过国际物流工作,和物流公司对接很顺畅;有人了解海关清关工作,很清楚如何提交材料、怎样缩短清关时间……
1月29日,从德国采购的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顺利到达北京 。1月30日,物资从北京送达武汉,并陆续发放至湖北10多个城市60多家医院 。
这支诞生于微信里的志愿队伍,从最初的7人迅速扩大到了74人,分为多个职能小组,分别负责医院对接、货源信息确认、财务账目对接等,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 。“日常沟通在微信群里进行,善款和物资去向也定期在群里公布,这次驰援武汉是一次线上和线下的联动 。”刘稷轩说 。
跟刘稷轩一样,武汉90后女孩肖雅星通过微信发起了一个“医生驿站”项目 。
“医护人员是武汉最急需守护的天使 。我现在愿意把自家开的酒店房间拿出来,免费让医务人员入住,希望武汉酒店的老板能一起贡献力量 。”
1月23日武汉停运市内公共交通后,许多一线医务人员不能及时回家休息 。为了帮他们解决住宿难题,肖雅星发起组建了“武汉医护酒店支援群”,从大年三十一直忙到现在 。
她的倡议迅速得到多家酒店的响应,除夕夜,肖雅星忙到只睡了3个小时 。“下午5点多建的群,第二天早上10点就满员了,好多连锁酒店加盟进来 。”
在肖雅星的带动下,武汉目前已有300多家酒店为医务人员提供免费住宿服务 。“每天都有人加我的微信,只为和我说一句加油,这让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大家一起把武汉变得更好 。”肖雅星说 。
如果说刘稷轩、肖雅星靠线上线下联动汇聚了资源,那荆楚理工学院心理中心的咨询师余青云,就是通过网络传递了正能量 。
2月7日上午9点,余青云简单吃了早饭后就把自己关进书房,开始了一天的心理援助网络咨询服务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余青云成为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工作队的一员 。
“前来咨询的人都是因疫情产生恐慌、焦虑、无助等情绪,有的还出现失眠、饮食改变等明显的身体不适 。”余青云说 。
“前几天海南一下子变冷,我出现了低烧,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1月30日晚上,余青云收到了一则接近3000字的留言,一位从湖北返乡的海南籍大二学生向她倾诉 。
当晚,余青云和这位男生一直交流到了深夜 。在他14天隔离期里,余青云又几次与他沟通,缓和他紧张的情绪 。幸运的是,这名学生最终确认并未被感染 。“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在抗击疫情中既发挥专业作用又不添乱,哪怕只是陪伴他们一小段时间,我也觉得非常有价值 。”余青云说 。
- 广播稿优美开场白 广播站生活小常识开场白
- 广播稿生活小常识冬季 校园广播稿生活小常识
- 生活宝库广播稿300字 生活常识300字广播稿
- 生活小常识广播稿500字左右 秋季生活小常识广播稿50字开头
- 广播稿100字幽默笑话大全
- 生活小妙招广播稿600字 生活小妙招的广播稿子
- 幼儿生活小百科广播稿 幼儿园生活百科广播稿子
- 铭记历史广播稿200字 历史广播稿200字左右
- 生活百科小知识广播稿 小学生生活小百科广播稿
- 生活百科广播稿 生活知识小百科广播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