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100字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200字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100字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200字

文章插图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卢青云正在工作 。资料图片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100字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200字

文章插图
年轻的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们正在搬运物资 。资料图片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100字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200字

文章插图
宋子轩(左一)和武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的90后医师们一起为武汉加油 。资料图片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100字 校园心理健康广播稿200字

文章插图
姜婷(右)与青年志愿者一起商讨疫情防控对策 。方 敏 颜 艳摄影报道
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在进行,冲锋在前的战士里,有不少青年人的身影 。他们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中国青年从来都是用担当实干为青春增色 。
越是艰险越向前,正亮出中国青年本色 。疫情暴发,他们辞别亲人,冲向一线,做和时间赛跑的“最美逆行者”,做确保群众安全的“守护神”,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深爱的家国,也因为经历生死考验而迅速成长 。本期新青年版推出特别策划,聚焦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年轻人,记录战“疫”中勃发的青春力量 。
——编 者
他们冲锋在医护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斗争——
“疫情我也怕,但不会退缩”
本报记者 李昌禹
23岁的宋子轩是武汉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把守着诊治新冠肺炎的第一道关口 。作为地地道道的武汉人,宋子轩说,相比平日的繁华,现在街上空荡荡的,“让人心里怪难受的” 。
疫情暴发以来,宋子轩一下子忙了起来,“整个大厅挤满了来做CT的人 。”
“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要尽我所能帮助她 。”宋子轩说,科室里像他这样的90后是绝对主力 。面对疫情,大家都选择了留守,有人大年三十前从黄冈赶回来,有人连续值守48小时没合眼……“疫情我也怕,但不会退缩 。”宋子轩说,虽然天天加班加点,但想着有这么多人在坚守,有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来支援,自己作为武汉人更没有理由不坚持 。
浙江的蒋思懿就是一名前来支援的白衣战士 。2月13日,一场广播播报让她一下子出了名 。
“那时的万松园非常热闹,路边还有诱人的田螺、又薄又脆的矮子锅盔,在我们浙江衢州烧饼也非常出名,欢迎疫情过后大家到浙江品尝……”2月13日午饭时间,武汉黄陂体育馆方舱医院的广播里,忽然传出一个甜美的女声,让不少患者停住了筷子,记忆也跟着回到了不久前的江城 。
广播里自称“少女懿”的女孩,就是蒋思懿 。她是浙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浙大四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这篇广播稿足足3页纸,是她工作之余,连夜手写出来的 。
30出头的蒋思懿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此次驰援武汉,她早早报了名,将孩子托付给了父母 。常年在ICU病房工作,蒋思懿深知,这个时候病人有信心对治疗很重要,于是想到用医院的广播做一次心理治疗 。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的所有人 。希望大家携手共渡难关 。”读到最后一段话,蒋思懿已经开始哽咽 。这段广播被一位患者录下来发到网上,并配上了一句话:“医生说得我们满眼泪水 。”短短几小时,视频的点赞量就达到几十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