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广播稿400字 广播稿三年级300字左右


有趣的饭堂广播(军旅情怀之五)
文/湘客
当年送出的一个兵,在某部荣升为团长,邀我去部队体验生活 。
既然是体验生活,我坚持不开小灶,与战士同吃一锅饭 。连队生活不错,丰盛的晚餐,两荤两菜一碗汤 。最能体会到“吃不言,睡不语”的是在连队饭堂,听到的只有咀嚼声和扒饭的声音 。
突然,音乐起,一位浑厚圆润的男高音打破了我的思虑:各位战友下午好!现在是战士之声广播时间 。
【三年级广播稿400字 广播稿三年级300字左右】哦!图文并茂,我放下筷子,静静地看着画面,聚精会神地聆听内容,革命传统没有丢 。广播时间30分钟,七篇文稿,没有领导讲话和上级指示精神,全部是战士的语言 。
播音员的普通话一般,自然、亲切不做作 。团长说:设施设备更新了,以营为单位,有固定录音棚,别作中心、传导室,播音组除一名主持人不变,播音员分省份轮流,有时请地方电视台现场指导,有意聘女播音员来活跃气氛 。
战士吃饭如抢火,有的五分钟就解决了“战斗”,最慢也只须20分钟 。偌大的饭堂就剩下我和团长,我仍在回味余音:“有酒吗?”
“部队饭堂不允许摆酒,走上家里去喝,管够 。”
我端着酒杯,酒兴启动开思索的闸门,四十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那时以连为单位驻扎一地,我们营房靠在山坡,离农户有几百米,没有自来水,冬天井深十多米,炊食班的蓄水池,每天是不记名的雷锋半夜或清早挑满的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辈子做点好事”这是毛泽东主席的教导 。一个人挑一次水并不难,难的是长期挑水,挑水的战士终被发现,团组织干事找他谈话,问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战士答:我想入党 。
连队一位干部一句话让他开始终没能入党,白身子退伍回家 。你说他入党动机不纯!战友离开军营的前一天,还挑满了蓄水池的水,少说有二十担,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不能入党 。我一激动,喝了一大口 。
还是在想战士之声的事 。当年我们没电台,直着嗓子干叫,开饭前每个班安排一个小值日生,提前十分钟进饭堂,帮全班战士端饭分菜,饭前一首歌不能少,依次进饭堂,找准自己的位置 。这时,争先抢后的饭堂广播开始,拿着准备好的发言稿,心得体会,高调朗读,天天如此 。
武汉兵张伟一篇广播稿念了半小时,稿子读完了,饭堂只剩下他一人,农村兵还羡慕他是“飞机上挂水瓶—高水平(瓶)” 。饭堂广播不宜写太长空,三分钟为最佳时间 。要说,有谁听!只讲究一种形势,烘托出集体生活的氛围,指导员很看重这一点 。
饭堂广播的文稿,统一交给墙报组,出墙报是我们连队的又一特色 。墙报组长是温文华,成员有陈恭华、湘客和李蕾 。团里经常组织评比,连队墙报办的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除了内容,很重要插图配得好,李蕾擅画,后来是军区专职创作员,一幅“海岛晨笛”在《解放军报》刊登,并评为全军二等奖 。
一瓶酒早已酒干倘卖无 。
熄灯吹响,团长扶着我跄跄撞撞地朝宾馆走去,一昏喑处有人严肃地问:口令 。
我一口醉话地回答:团长 。
团长笑着接过话茬:长江,回令 。
哨兵答:黄河 。哟,真的是团长 。
人在触景生情时,容易怀旧 。我要离开部队了,特意请我送出去的兵,现在的团长,为我录制一期“战士之声”的视频,全当永恒的纪念,饭堂广播已无法追随,只有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一朵曾经灿烂的浪花,装在心里绽放 。(1,257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