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生活小常识有哪些


中秋节,又叫仲秋节、祭月节、月亮节、月光诞、团圆节等,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而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重大传统节日 。

关于秋天的生活小常识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关于中秋的传统知识你又知道几个?
1.中秋节名字的由来?说到中秋节名字的由来,就离不开中国的历法 。历法有:阴历、阳历、阴阳历、农历、夏历、公历、西历等,首先简要介绍下各种历法 。
关于秋天的生活小常识有哪些

文章插图



阴历,古代月亮被称为“太阴”,而以月亮的圆缺周期来纪年的历法叫作阴历,月亮12个圆缺周期作为一年 。此种纪年,与实际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差较大,因此阴历纪年不够准确 。
阳历,就是用太阳来纪年的历法,叫太阳历,它以太阳的一个回归年作为一年 。阳历其实基本等同于现行的公历,因为一个回归年与12个月亮圆缺日期有交叉,所以阳历月(公历月)与阴历月并不重合 。
农历,古时候的历法,除了用来纪年外,最大的用途就是服务于社会农耕,古人为了弥补阴历纪年的不准确,通过观测阴历纪年与阳历纪年之间的差异,通过在每19年里面加进7个 “闰月”的方式,来准确纪年,这就是农历 。因此,农历其实是阴阳历 。
阴阳历,上面说了,就是农历 。
夏历,通常说的夏历就是指农历,因为农历形成于夏朝故称夏历 。
公历,基本等同于阳历,只是公历把耶稣诞生年为公历的元年,即公元元年 。由于公历从西方传来,又被叫作西历 。
说完了历法,再回到中秋名称由来上 。
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农历纪年,每年的7、8、9月为秋季,中间月中间日即是八月十五,因此被称为中秋节 。农历中的三个月份分别叫孟秋、仲伙、季秋(人们常说的“三秋”),因此中秋节也叫仲伙节 。
2.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中秋节的来源,大致有祭月活动演变说和秋收庆典演变说,分别是说由古代在秋夕祭月活动演变而来(秋夕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秋天各类庄稼瓜果成熟后庆祝秋收活动演变而来 。但归根结底,是源自于古人的原始崇拜之一,对月亮的崇拜,因崇拜而祭典,因祭典而逐渐形成习俗 。
关于秋天的生活小常识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秋节的发展历程,大致是起源于上古时候、在汉代开始形成、到唐代得到官方认定、到了宋代以后变得极为隆重 。
上古时候,人们由于缺乏天象知识,对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不甚了解,但发现对农业生产和四季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产生了原始的崇拜,开始祭日、祭月 。祭月后来逐渐演变成赏月、颂月等活动 。
到了汉代,“中秋”一词开始见诸文字记载,最早在《周礼》(据专家考证,周礼成书时间大约为战国至汉时期)中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的记载 。但此时,中秋的活动还只限于小范围内,也未形成固定的活动和习俗 。
唐代时候,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围绕都城长安,中秋赏月的风俗开始盛行,月亮开始大范围出现在很多诗人的作品中 。《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相关记述,此时,中秋已经形成节日,并得到了官方的认定,在全国流行开来 。
宋代以后,中秋节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各类诗词、文章、著述中均有关于中秋节日以及各类活动的记载,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节日的风俗也更加完善 。一直流行到现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风俗习惯,但祭月、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习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