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书籍有哪些 退休生活百科全书电子版下载( 五 )


从茶叶的产地看,《茶经》说,山南:以峡州上;淮南:以光州上;浙西:以湖州上;剑南:以彭州上;浙东:以越州上;福、建、韶、象等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这些产地的茶,都是“精茶” 。
《茶经》还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茶的品质差异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 。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 。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 。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
就是说,茶的品质差异是很大的,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就像人参一样 。上党出产的人参品质最好,百济、新罗出产的人参品质居中,高丽出产的人参品质较差 。而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等地出产的人参,则完全没有什么药用效果,更何况还有比它们更次的呢!如同服用了类似人参的荠苨,对疾病根本就没有治愈的作用一样,明白了劣质人参的危害,饮用劣质茶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
从茶叶的形状看,也可以分辨什么是精茶: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云出山者,轮囷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 。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 。此皆茶之精腴 。
这就是说,茶叶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胡人的皮靴,紧皱蜷缩;有的像野牛的胸骨,细长齐整有细微的褶痕;有的像在山头缭绕的白云,团团盘曲;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漪;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这六种形状的茶叶,都是茶中精品,也就是“精茶” 。
(二)精采、精造
精茶之所以成为精茶,除了产地、品质等因素外,采摘和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茶经》曰: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
“采不时”,说的是采摘的时机不精准;“造不精”,说的是制造的方法不精良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茶叶采摘的时机不对,或者茶叶的制作不够精良,里面掺有野草败叶等杂质,喝了就会生病 。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采茶才叫精准呢?《茶经》曰: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 。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 。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 。晴,采之 。
采茶的学问还是很大的 。陆羽告诉我们,一是采茶一般都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进行,这是就大的时间概念而言的 。二是肥厚壮实的芽叶如同嫩笋,生长在含有碎石的土壤中,长度大概有四至五寸,好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薇、蕨芽,清晨带着露水去采摘最好;细小的芽叶,多生长在草木丛中,一个枝条上有三、四、五个分枝的,选择其中叶片壮实茂盛的采摘,这是就芽叶的生长和形状而言的 。三是采摘要看天气,雨天不能采,晴天有云时也不能采,只有天气晴朗时才能采摘,这是就天气而言的 。
什么方法制作才叫精良呢?《茶经》曰: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 。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
就是说,茶从采摘到封装,一共有七道工序 。当天就将采摘的芽叶进行蒸、捣、拍、焙、穿、封,这样茶叶既能保持干燥,也便于保存 。这是笼统而言的 。事实上,《茶经》对每一道工序都作了详细说明,指出什么叫“精造” 。
(三)精饮
《茶经》在“六之饮”中,专门讲述了如何饮茶,如何做到“精饮” 。比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