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正江
(上)
2020年3月14日,我去职回到京城,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整理了自己尚未公开发表的党建文稿,形成了《党建实导》(续)和《精读识义》两部文集和专著,分别呈交广东人民出版社和武汉大学出版社,从而使自己在职期间的党建文稿(《党建十论》《党建实导》《笔耕拾零》《精读识义》4部7本、210万字)得以完整呈现 。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自己退休后的转型问题 。
夫人友枝爱茶,也很想对“茶圣”陆羽、《茶经》和茶道有所了解,年前就购买了关于《茶经》的书籍,开始了《茶经》的学习 。我回京后,友枝希望我也能同步学习,甚至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并就其中的疑点难点作些讲解和交流 。于是,我在整理党建文稿的同时,花一些时间研读《茶经》,偶尔也与友枝交流学习体会 。学着学着、聊着聊着,我就萌生了系统学习研究陆羽、《茶经》和茶道的想法,友枝表示完全赞同 。这也在无意间找到了我下半辈子学习研究的方向,就是茶道、茶文化,甚至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文化领域 。
当然,形成这一想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陆羽是我的家乡──湖北天门(唐复州竟陵)人 。作为世界级名人,陆羽既是中国的骄傲,更是天门的骄傲 。作为天门人,我强烈意识到,学习、研究、宣传陆羽和《茶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特别是在此期间,我有一个不小的发现,就是唐天宝十一至十三年(公元752—754年),陆羽曾结庐隐居于远离竟陵县城的东冈岭,写成了笔记体的《茶记》,于是陆羽自号“东冈子”,“东冈草堂”被学者誉为“孕育《茶经》的摇蓝”,而大量证据表明,东冈岭就是我的出生和成长地──天门市干驿镇史家岭 。这更是激起了我学习研究陆羽和《茶经》的浓厚兴趣 。从4月20日也就是全民饮茶日开始,我和友枝一道,以《陆羽十讲──“茶圣”陆羽·<茶经>及茶道》为题,将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到6月底形成初稿,10多万字 。
《茶经》是陆羽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以《茶经》为标志,陆羽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唐《封氏闻见记·饮茶》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 。远远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就是说,陆羽的《茶经》问世后,茶道就很快传播开来 。那么,《茶经》所蕴含的茶道及核心理念是什么呢?通过研读《茶经》,我认为陆羽茶道的核心理念,主要是“俭”“精”“雅”“乐”四大理念 。
一、关于“俭”
“俭”主要指节俭、勤俭、谦俭、恭俭、廉俭、简俭、省俭、清俭、俭德、俭朴、俭用、俭静、俭力等 。《茶经》七千言,有一条主线,就是“俭”,或者俭德精神、俭德思想、俭德文化贯穿其中 。这里的“俭”,具有三重含义:一是“茶性俭”,指茶叶的自然属性、物质属性,这是茶叶的第一位属性;二是“茶事性俭”,从种茶、采茶、制茶,到煮茶、饮茶的器具和流程,一切从简,体现的是节俭精神;三是“茶人性俭”,指的是饮茶之人所具备的节俭美德 。茶、茶事、茶人“俭”的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物质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统一 。
(一)“茶性俭”
《茶经》曰: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 。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
- 生活小妙招视频素材怎么找
- 煤气瓶规格尺寸
- 关于冬天的知识有哪些 冬季日常生活常识有哪些
- 退休生活百科全书下载
- 冷门的生活健康小常识 生活冷门科学小知识大全
- 小学生生活常识广播稿子
- 关于生活广播稿800字
- 生活百科普及生活常识答题技巧
- 生活小常识带字图片 生活小知识大全图片加文字版
- 电饭煲煮菱角开哪个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