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播种技术:播种又称排蒜 , 是将浸泡的大蒜种植在池内的地膜上 。以池塘的供水端为起点 , 直接排出蒜种 , 手动配置 , 头部向上 , 根盘向下 , 头部紧张 , 间隙可以排出蒜 。整张床都要排满 , 然后用手按 , 一般需要蒜种15~19公斤/平方米 。
三、蒜黄种植管理技术
1、防止倒伏:在池内离池底30~35厘米处铺上大眼网 , 在池周围固定 , 确保蒜黄直立生长 。同时 , 大蒜黄的保温非常重要 , 在池子上的钢丝下等距离放置4~6根竹竿 , 将黑色塑料布平整放置在钢丝上 , 周围牢固固定 。在塑料布上铺上草座 , 起到保温遮阳的作用 。为了保证草坪不被雨雪淋湿 , 在草坪上铺上塑料布 , 周围固定 , 用重物压住 , 防止被风吹走 。这样 , 大蒜黄池内的温度得到保障 , 为大蒜黄的正常生长奠定了基础 。
2、适时浇水:
(1)浇水应掌握前期水量小、后期水量大的原则 。原因是前期大蒜根生长缓慢 , 浇水过大 , 蒜头漂浮 , 挤压成堆 , 缺氧造成蒜腐烂 , 中后期蒜根密集 , 像毛毡一样连接 , 蒜黄此时生长量大 , 需要水和热量多 , 浇水次数比前期多 , 浇水量稍大 。
(2)一般前10天 , 每天浇水1~2次 , 每20平方米的栽培床每次浇水5分钟以下 , 水量不超过0.5立方米 。10天后 , 每次浇水7~8分钟 , 水量为0.7立方米左右 , 每天浇水2~3次 。
(3)根据蒜黄上市的行情 , 浇水的次数可以人为地控制上市时间 。提前发售 , 蒜黄生长中后期每天浇水1~2次 , 延期发售 , 每天不浇水1次 。
3、控制温度和湿度:
(1)为了促进蒜芽的早期发生 , 种植的早期应提高温度 , 日平均温度应控制在25~27℃ 。萌芽后 , 随着蒜黄的生长 , 室温逐渐下降到18~22℃ 。收获前5~6天降温 , 白天18~20℃ , 夜间13~15℃ 。
(2)温度过高 , 蒜黄生长快 , 植物薄容易倒伏 , 产量和质量下降 。温度调节主要通过通风和草盖实现 。大蒜栽培后 , 室内空气湿度保持85~90% 。生长中后期 , 蒜叶密集生长 , 应排湿 , 防止株丛糜烂 。为了在收获前减少产品的水分 , 室内湿度必须保持在75~80% 。
4、适时收获:
(1)一般经过20~25天 , 蒜黄长到35~45厘米就可以收获 , 收获时长度贴在蒜瓣上 , 收获后用小铁耙去除蒜黄根多余的蒜瓣 , 用塑料棒捆扎 , 底部整齐 , 上部直立金黄 。包扎好的蒜黄可以用干净的水冲洗冷却 。
(2)蒜黄在高温下生长 , 收割后直接放在室外 , 容易腐烂 。蒜黄洗净后 , 用塑料布复盖 , 避免强光 。
(3)收割后 , 栽培床应浇水一次 , 每7天使用0.1的磷酸二氢钾或0.2%~0.3%尿素溶液喷洒一次 , 可提高产量 。间隔15~20天可再次收割 , 一般种植蒜黄收获2次后 , 可清理池内大蒜头残留物 , 消毒后第2次播种 。
- 毛木耳栽培技术,主要有五方面
- 石榴盆景栽培技术,附石榴盆景的生长习性
- 飞碟瓜栽培技术,附生长习性及育苗技术
- 枸杞树高产栽培技术,注意施足基肥
- 茯苓高产栽培技术,茯苓的栽培条件
- 白英的栽培技术,生长习性是什么
- 茵陈的栽培技术,附具体要求
- 马兜铃的栽培技术,生长习性是什么
- 佛手的栽培技术,佛手的繁殖方法
- 风信子种子怎么种?附栽培技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