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种植技术,附生长特性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附生长特性

文章插图

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喜荫蔽和潮湿的环境,耐寒,忌低洼地,腐殖质土和肥沃壤土均可栽培 。五味子可以通过播种、扦插和压条进行繁殖 。栽培五味子时,要选择湿润、肥沃的土壤,选好土地后进行整地、施加基肥 。五味子喜水喜肥,苗期应经常浇水、除草、施肥,移栽第二年需要搭架 。还需要注意剪枝、防治病虫害等 。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附生长特性

文章插图
一、五味子的植物特性
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长可达800厘米 。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的小枝褐色,有点棱角 。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薄,薄膜质,卵形,宽倒卵形,宽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前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腺体细齿,上有光泽,无毛,下脉柔软时短柔软毛夏天黄白带粉红花,有香气,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片6~9,外轮小雄花具5雄蕊,花丝合生成短柱,花药具宽药隔开,花粉囊两侧出生的雌花心皮多,螺旋状排列 。花后花托逐渐伸长,成熟时呈长穗状,其上疏生小球形不破裂的肉质果实,成熟时呈深红色,干燥后表面呈皱纹状 。
二、五味子的生长特性
喜荫蔽和潮湿的环境,腐殖质土和肥沃壤土都可以种植 。耐寒,忌低洼地,幼苗怕强光 。
三、五味子的繁殖方法
 1、种子处理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附生长特性】(1)种子处理:用冷水浸泡种子3天,用赤霉素2.5*10的-4次方或硫酸铜溶液浸泡种子24小时,种子40天后出苗,生长缓慢,发芽率分别为68%、56% 。用硫酸铜浸泡7分钟的操作要小心,取出用水洗净,加入赤霉素5*10-4次方的溶液浸泡12小时,播放后15天到1个月出苗,出苗率达到70% 。
(2)播种时间:五味子播种分春播和秋播 。春播5月播放或条播,行距10厘米,霸权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0.03公斤左右 。浇水,盖上草保持湿气 。出苗后撤去复盖草,复盖阴凉,通风和少量阳光 。苗高5~6厘米时拆下架子,株距5厘米定苗,追肥尿素每公顷5公斤,第二年或第三年春天定植大田,株距100厘米*50厘米定植 。每年追肥一次,根茎生的新枝立即剪掉 。在实际生产中最好采用秋播 。也有使用当时的新种子的 。清水冲洗果肉,控制8月播种,然后搭建高100~150厘米的架子,用芦苇帘或窗帘遮荫,土壤干燥浇水,幼苗生长2~3片真叶时可以撤去遮荫物,经常除草 。冬天的苗要复盖草,第二个春天可以定植 。南北行间等高栽培,株行距50~100厘米*150~200厘米 。
2、压条繁殖
春天萌发前进行,选择强壮的茎蔓,去除附近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在地面上每隔一段距离挖10~15厘米深的洞,注意从攀登植物中取下五味子茎蔓,放入洞内覆盖土壤,扎根后成为新植物,第二年移植 。
3、扦插繁殖
春天植株未萌动前选一年生枝条或秋天花后期,雨季剪取坚实健壮枝条,12~15厘米的长度有2~3个芽,上切口平下切口切成45度斜面,扦插基部用ABT1号生根粉150*10-66次浸泡6小时或凝固乙酸NAA、500*10-6次浸泡12小时,混合的土壤3份砂1份床,行距12厘米,株距6~9厘米,斜插深2/3,床盖蓝塑料薄膜遮光,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为90%,遮蔽度为60%~70%,生根率为38%~87%,第二年春天定植 。
四、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肥沃土壤或腐殖质土壤,有灌溉条件的林下、河谷、溪流两岸、15度左右的山坡,遮蔽度为50%~60%,通风透光的地方,选土整体、翻地、耕细作田埂,低洼容易湿雨的地方可以做高田埂,床高15厘米左右,干燥、雨少的地方可以做平田埂,任何床都需要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宽120-150厘米,长视种子和田埂而定 。每平方米施用腐烂的稳定肥料5~10公斤,与床土搅拌均匀,整平田埂准备播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