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都茵曼裂帛谁将成为淘品牌第一股( 三 )


整体而言,以电商平台起家的服饰品牌与线下门店起家的传统服饰品牌在盈利水平基本接近,但二者的成本构成截然不同 。除去固定生产成本(进货成本),电商品牌服饰的费用主要来自网络营销(买流量)及物流配送成本,传统方式品牌还在门店租金及品牌广告 。
三家公司近三年市场费用
三家公司的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构成上,都是以销售费用为主,基本上占到80%的比重 。韩都、茵曼的销售投入在逐年增加,而裂帛却在收缩,这也正是其年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 。
费用率对比
小编又拿三家电商服饰品牌与上述三家传统服饰品牌的费用率进行了对比,发现并无明显差异,反映了电商渠道与门店的转化效果已经接近,而森马的费用率水平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费用投入与营收增加接近的步伐里,能说明其复购情况优于对手 。
我们再将三家电商服饰品牌的费用细拆分析,能更准确看出他们各自电商运营能力的高低 。
三家公司的电商平台使用费用
平台及广告费(包涵活动促销、平台佣金及技术服务费)占比超过销售费用的50%,在三家公司里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电商渠道费用主要来自天猫、京东、唯品会),其中韩都最高,2014年达到了62.99% 。大家所知道的所有电商公司玩“潜规则”涮单,其成本也包涵在平台及广告费 。
三家公司的仓储物流成本
三家公司都是采用代工、柔性供应链,因此物流配送成本要远高于仓储成本 。由于裂帛自己建仓,而茵曼、韩都都是外包给第三方,所以在营业额远低于后两者的情况下,裂帛物流仓储成本却逼近裂帛、韩都 。
服饰的退换货率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都有20%,而这一部分产生的非质量问题退货(尺码大小、色调等)成本是由买家承担,不计入该部分费用 。
三家公司的库存及周转率
传统服饰品牌最大风险来自库存,清仓甩卖对品牌的损害极大 。而电商服饰品牌采用柔性供应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存风险,但备货是必要的,特别是打造“爆款” 。对比三家公司,茵曼在库存周转率及库存风险程度方面,都要远高于韩都、裂帛 。
综合而言,茵曼要做“重”,在市场投放转化效率并无明显优势情况下,库存加大的底气来自线下分销渠道 。
韩都略“虚胖”:交易额的增长来自销售费用的投入加大,“小组制”将设计-生产-销售独立预算,内部竞争带来了成长活力,但并不能在整体投入上有所优化 。小编注意到韩都招股书中的一个细节:其销售费用中的人员成本已明显超过管理费用中的人员成本,主要是小组制的绩效工作成本形成 。
裂帛在“紧身”:年交易出现负增长,是在“节流”方面下功夫,主要表现为经营成本方面的投入减少,其中2014年进行了物流体系优化,上海仓撤销并入北京仓,相应进行裁员,从2013年的1046人,裁减到2015年465人 。
上市,需要新的“故事”
传统服饰企业的生存状况如何?来自联商网的最新统计:
2015服装连锁上市公司营收排行
国内26家上市服饰公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销售总额达1030.4亿元,其中有10家企业出现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总额达125.86亿元,其中11家企业出现净利同比下滑 。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达6家 。
电商服饰品牌同样很难独善其身,上市也是为了走好以下三步:
渠道下沉——提高渗透率,增加用户线下互动体验
上述统计可以看出,拥有传统门店服饰企业在营收规模上都远超电商服饰品牌,何况传统服饰企业正往“线下+线上”的全渠道融合转型,所以电商服饰品牌走向线下是“百亿梦”的必经之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