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养殖技术,附生活习性( 二 )


三、繁殖和生长
1、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年在56-58个之间 , 其中春季占40% , 夏季占25% , 秋季占27% , 冬季占8% 。
2、孵化率;1条蚯蚓茧平均孵化5~8条 , 最多12条 , 但发育完整的蚯蚓一般只有3~4条 。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 , 孵化率不同 。
3、生长期:期幼虫体重增加缓慢 , 进入毓期后 , 生长也缓慢 , 性成熟期前后1个月内 , 蚯蚓生长最快 。此时 , 可以获得高产 。此外 , 蚯蚓的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密切相关 。饵料相同 , 但由于其碎片细度不同 , 幼虫的生长速度可以相差1.5倍 , 因此必须保持饵料的碎片状态 , 以免饵料有大小块(如果有块 , 可以用水浇水破碎) , 保证蚯蚓的快速生长 。
4、养殖密度:  种蚯蚓数量 , 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 , 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 , 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 , 后期下降到2万条 。
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 , 一般为6~8公斤(北方每年生产期仅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 , 生产1公斤生虫 , 可获得70%生虫粪便 , 我们多年的经验是生产5方牛粪1吨生虫粪 , 生虫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喂食饵料:及时喂食蚯蚓足够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 。将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 , 厚度为10厘米 , 不要将床面盖满 , 不求平整 , 以便分离蚯蚓 。
2、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为15-25℃ 。冬天加厚养殖床40-50厘米 , 饵料盖稻草 , 加塑料布 , 保温保湿 , 夏天每天浇水降温 。分期饲养:分为种子组、繁殖组、生产组 , 薄饲料经常翻转 , 每月供应2次 , 供应前翻床 , 每次供应厚度10厘米 , 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通气 , 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1次 , 春秋季1.5月采收1次 , 采收后立即补充 。交替更新:种蚯蚓每年更新1次 , 养殖床每年更换1次 , 保护蚯蚓群的旺盛 , 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衰退 。
【蚯蚓的养殖技术,附生活习性】3、饵料: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秆、稻草最好 。
五、蚯蚓的采收
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 。在养殖床发现蚯蚓 , 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 , 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 , 是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时 , 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 , 不可过干过湿 , 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 , 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 , 逐层扒开 , 将饵料扒净 , 最后 , 使蚯蚓集中在底层 , 达到收集目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