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五月春雷响, 山河篇幅两重天 。
五一假期后没多久,重庆就召开了主城都市区发展座谈会,重庆主城都市区扩容升级正式官宣 。重庆主城区正式由原来的9个区升级为21个区,地域范围包括原主城9区即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以及渝西地区12个区即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同时还包含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三个功能区 。同时还明确,原主城9区为中心城区,渝西12个区为主城新区 。
【重庆万盛项目 重庆万盛地图】

文章插图
实际上,早在将近15年前,当时的重庆市高层可谓高瞻远瞩,提出了“一圈两翼”的构想 。其中的一圈,包括主城9区和渝西地区14个区县,彼时万盛和双桥还是独立为区 。15年后,重庆发展战略再度回归,并且将“一圈”明确为“一区” 。
新的主城都市区,面积达到2.87万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2027万人,经济总量为1.8万亿元 。这将是重庆城市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大布局 。对于重庆城市发展,意味着新的思路、新的架构和新的定位 。

文章插图
首先意味着重庆做大中心城市的战略意图 。熟悉重庆发展历史的都知道,1997年重庆直辖,是在合并了原重庆市、万县地区、涪陵市、黔江地区等四个地级市基础上形成的超级直辖市,总面积达到了8.24万平方公里 。这样的地域面积,比江苏、浙江略小,超过了宁夏、海南等以省为架构的地区 。交通形态上,从主城核心区出发,到最远的区县,通勤距离超过5小时 。这也决定了重庆大都市带大农村的市情 。民间很多人说,重庆是“中等省的架子、直辖市的名义” 。长期以来,重庆一度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各区各县都从直辖中得到了发展机会 。今天来看,无论渝西片区还是渝东北、渝东南的区县,与各自相邻省的县相比,无论城市建设还是发展水平,很多都是领先的 。今年初,随着城口、巫溪、酉阳、彭水四个县实现了脱贫摘帽,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市级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重庆全域历史性的消除了贫困县 。这是重庆统筹城乡的巨大成就 。
但也其他城市相比,由21个区县组成的“一小时经济圈”即今天的主城都市区,在重庆发展中的首位度却是在下降的 。2006年,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常住人口167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GDP为2710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78% 。2019年,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常住人口202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4.88%,在人口增加比重提升的情况下,GDP为1.8万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76.27% 。在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等众多中西部经济大省纷纷实行“强省会”战略背景下,重庆提升主城都市区首位度显得尤为迫切 。在民间各种成都、重庆的比拼中,虽然重庆经济体量更大、行政级别更高,但始终有“压不住”成都的感觉,笔者认为首要的差距就是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影响力问题 。成都在四川首位度一骑绝尘,政策、资源、招商等各方面占有先天优势,很多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等围绕成都市优先布局、集中力量 。

文章插图
主城都市区升级为21个区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解读,建设主城都市区,就是要形成空间尺度上与北京全域、上海全域等接近的中心城市形态 。实际上,当前重庆主城都市区不仅仅与北京全域、上海全域以及深圳、广州差距巨大,甚至与天津、成都、武汉、苏州等城市全域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 。简单对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