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杰在北京、重庆、郑州等地参与经营着多家养老院 。其中在重庆万州区托管了20多家农村敬老院 , 通过投入资金改造 , 服务提档升级后实现了连锁化运营 , “经过片区整合优化 , 一些机构没再赔钱 , 原来有些挣扎在生存边界线上的 , 收了一些社会老人 , 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
河南许昌的“95”后养老院院长樊金林告诉八点健闻 , 自己的养老院项目就是公建民营模式 , 但是也需要自己出资百万左右 , 政府方面为了扶持养老行业出资消防、房屋部分 , 而自己这边出资的部分主要用于装修、人力、设施等 。虽然因为地块属性原因 , 后续仍然需要缴纳租金 , 但是相比同地段来说 , 租金还是便宜了不少 。樊金林表示 , 目前养老院仅开设一年就实现了每收支平衡 , 虽然前期投入不少 , 但是假以时日 , 收回成本必然不成问题 。
有了公建民营这条模式后 , 养老行业已经逐渐脱离过去的惨淡 , 逐渐开始回本赚钱 。
王军杰告诉八点健闻 , 养老院的行业利润很低 , 一般养老院都在10%左右徘徊 , 有的甚至可能只有5% 。最大的投入在于买地租地改造等硬件成本 。而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了公办/公建民营之后 , 一般养老院只要入住率达到50% , 基本都能收支平衡、存活下来 。
下一个20年 , 我们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养老服务?
尽管不如医药行业那样风起云涌 , 相对沉稳的养老行业也在静观其变 。
“一家养老院能连续经营二十年很不容易 , 但是如果这家养老院还是在用二十年前的模式 , 那它肯定坚持不到下一个二十年 。”安睿福祉合伙人王悦曾在公开演讲中说 。
机构是否是养老的最终归宿?养老服务领域一直盛行“9073”或“9064”规律 , 即90%的老年人为居家养老 , 7%(或6%)的老年人社区养老 , “3%”(或4%)的老年人机构养老 。
“可事实上 , 最后那3%的失能、失智老人真的会前往机构?进一步说 , 机构真的会比居家更好吗?”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王中汉看来 , 可能这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 “诚然 , 养老机构的作用无法替代 , 专门的看护场所和专业的护理床位 , 的确会让一个高度失能的老人维持基本生活 , 可是 , 离开了家人 , 住到一个陌生的机构环境里 , 他们的幸福感真的能够提高吗?”
2013年 ,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 确立了以居家为基础 , 社区为依托 , 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框架 。不过 , 就在近两年的政府文件中 , 关键词已经悄然转变为“机构为补充” , 更多的空间留给了社区和居家 。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 意味着基于传统观念和现实情况 , 最贴合老人和社会需求的 , 其实是开在家门口的养老院 , 以及送上门的养老院服务 。
相比集约式的机构养老 , 小而美的社区化养老可能是未来更重要的发展方向 。
一个形象的类比是 , 机构养老就像是大超市 , 品类丰富 , 选择更多 , 更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 而社区就像是开在小区附近的便利店 , 虽然价格略贵 , 但胜在方便 , 更贴近老人的现实需求 。
- 国家全面开放3胎 国家全面开放三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 为何2023年 为什么2023年考研最难
- 猪肉价格降落41 猪肉价格下降41.4%
- 生3胎国家嘉奖3 生三胎国家奖励30万是真的吗
- 2023年考研会 2023年考研会不会扩招
- 火星的直径
- 武清大集的时间和地点
- 2022冬奥会主题精神
- 自己装的香肠天天下雨怎么晒
- 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