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信公众号“黎阿姨聊养老”负责人、资深从业者孙黎观察 , 自2018年以来 , 不少机构养老企业开始转向社区养老模式 , “所谓的社区养老模式 , 就是不脱离原有的居家环境 , 距离原来的家庭住址比较近 , 便于子女探望 , 同时还具备原本机构养老中基本的照护功能 。”
孙黎举例 , 如果说政府办养老院的价格范围是3000-4000 , 民营机构是4500-11000元 , 社区托老所的价格大约在5500-6000元 , 而居家的成本是6000-7000元 。
这种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养老模式 , 可以是开在家门口的老年食堂、提供暂托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 , 也可以在需要帮助时 , 一个电话呼叫护理员上门 。
所以 , 社区养老集中了居家和机构的优势 , 兼顾了情感与照料需求 , 或许会成为最符合中国特色的未来养老模式 。
王中汉对八点健闻指出:“如果我们真的可以在社区形成一个养老看护中心 , 提供送餐、助浴和上门护理等服务 , 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又何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呢?”
社区照护中心的重要性 , 在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的日本 , 已经得到应用 。
在NHK纪实系列作品《看护杀人》中 , 有这样一段话:
“长期压抑的家庭看护者 , 他们的压力就像是在空杯子上慢慢加水 , 快到杯缘处 , 似乎还能承受 , 等到再满上 , 压力就如同杯中的水满溢出来 , 崩塌殆尽 。”
在同系列的另一部作品《老后破产》中 , 则聚焦了高龄少子化时代的普遍困境:无论是独居老人 , 还是高龄夫妻 , 没有“可依靠的金钱”和“可依靠的人” , 便陷入“老后破产”的境地 。
他们身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 , 不一定要去养老院 。这些老年家庭的困境 , 可能下一秒崩塌 , 也可能只需接受上门护理或日间照料 , 就能松口气 。
机构能够保障的确实有限 , 但如果能够有托老所形态的的社区 , 能够在杯中水满溢之前 , 能够承接住一部分 , 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而很多独居的老人 , 也只是需要社会的一点点帮助 , 就可以体面地活下去 。
随着1962-1972年婴儿潮出生的人群渐入老年之列 , 30年后 , 中国将迎来至少2.8亿规模的老年人口增长 。如果不能抓住这个窗口期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式养老特点的服务体系 , 未来社会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
年轻的博士生王中汉同样设想过自己年老之后 ,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中 , 人们是愿意在熟悉的家庭环境内 , 享有社区提供的种种养老服务 , 还是愿意在一个陌生的养老院呢?这恐怕还真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问题 。”
hi
⊙﹏⊙‖∣°
- 国家全面开放3胎 国家全面开放三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 为何2023年 为什么2023年考研最难
- 猪肉价格降落41 猪肉价格下降41.4%
- 生3胎国家嘉奖3 生三胎国家奖励30万是真的吗
- 2023年考研会 2023年考研会不会扩招
- 火星的直径
- 武清大集的时间和地点
- 2022冬奥会主题精神
- 自己装的香肠天天下雨怎么晒
- 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