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和陶渊明 王维和风水( 二 )


王维隐居是吃空饷?
晚年王维隐居山间 , 说是半官半隐 。宋之问为《蓝田山庄》做诗 , 将这种半官半隐称为“吏隐”:“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 。”
“吏隐”怎么看都有点像“吃空饷” 。唐代真的会为官员“吃空饷”开绿灯?不能简单画等号 。
一是皇上带头 。唐玄宗、中宗好宴游 。《全唐诗话》载 , “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直学士得从……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当时人所钦慕 。”大臣韦嗣立就是好榜样 , 他在终南山建有山庄 , 中宗御驾亲临 , 与群臣写诗唱和 , 开心之余立封韦嗣立为逍遥公 。所以建造别业、吟游唱和自是上行下效 。
二是制度使然 。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说 , 当时朝廷“法禁颇宽 , 恩礼从厚” , 假期很多 , 鼓励“假日经济” , 提倡宴乐 , 不仅有旬假 , 还设有所谓三大节 , 会发过节费 。“吃空饷”或许是修带薪假 。
三是情怀需要 。白居易有诗《中隐》 , 说“终岁无公事 , 随月有俸钱” , 似自得亦似自嘲 。当官做事不做事 , 都不耽误抱着个当隐士的心 , 时不时感怀一番 。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研究唐代官员的隐士情结 , 认为这是当时文人的“角色扮演游戏”:“诗人可以扮演起一个隐士的临时角色,这与终生的抉择划清了界限 。”

王维和陶渊明 王维和风水

文章插图

▌(明)仇英《辋川十景图》(局部)
王维的辋川别业 , 还称作辋川庄 。唐代别业 , 称呼繁杂 , 有庄园、庄田、庄墅、别墅、墅等 , 称庄尤多 , 宋代史学家胡三省就把“别业”一词注释为“庄” 。唐代是否有类似欧洲的庄园制经济 , 众说不一 。但从王维诗文来看 , 辋川别业有田地果园 , 亦可耕樵渔读 , 并非只是诗人度假休闲的游园 。不论王维是不是在吃空饷 , 但他绝不是坐吃山空 。
王维经营的辋川山庄到底是一处还是两处 , 以及王维晚年隐居辋川的时间 , 学界有争论 。《云仙杂记》中载王维居豪宅、有洁癖:“王维居辋川 , 宅宇既广 , 山林亦远 , 而性好温洁 , 地不容浮尘 , 日有十数扫饰者 , 使两童专掌缚帚 , 而有时不给 。”有学者质疑 , 辋川别业规模有多大?二十个游止的庄园扫的过来吗?王维家境不算好 。其父早亡 , 家里人口不少 , 家产并不宽裕 , 营置辋川别业时 , 王维仅任品秩不高的左补阙 , 有财力卖这么大一个庄子吗?
《辋川图》上的二十游止是否可算园林景观 , 姑且不论 , 《辋川图》对后世园林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后世建园 , 都有个“辋川”模板 。如清代所建曾园 , 原址是明代万历年间钱岱所筑的“小辋川” 。清代袁枚在南京建随园 , 景点排布参照辋川题名 , “以效辋川云” 。康熙年间的大学士明珠在北京西郊建自怡园 , 园内取二十一景 , 目的是为了比王维的辋川多一景 。
王维是二流画家?
“宿世谬词客 , 前身应画师 。”王维信佛 , 讲轮回 , 自认上辈子应该是画画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