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寺的碑
就在汉白玉阶栏的南侧,有块老石碑,碑文整体漫漶,个别字迹依稀可辨 。后来查到,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此碑拓片一份二张(阴阳两面) 。国图这一收藏取名“善应寺碑”,首题“重修善应禅寺永为十方常住碑记”,额篆书题“重修善应寺永为十方常住碑”,阴额同阳 。龚鼎孳撰碑文,严绳孙正书并篆额 。
从这碑文,可以支离破碎地了解一些长安寺的历史 。长安寺最早建立于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是按皇家庙的规格修建的 。据龚鼎孳碑文称,当年这里“规模宏丽,表表杰出” 。又据《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时的长安寺,以塑像名冠北京西山诸寺,这些佛像凭几而坐,汉人仪容,与常见佛像姿态、面相皆有不同 。寺中所塑五百罗汉像,穿涯踏海,游戏百态,是模仿了明代被宣宗赐名“昊不信”的一位画工绘于南京昌化寺的壁画风格而作 。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大规模修缮长安寺,由当时的礼部尚书龚鼎孳主持修缮 。康熙十年(1671)大功告成,立此碑以纪念 。
碑文的两个“责任人”当年都是大名家 。严绳孙是纳兰容若的好友,工书画,王士祯曾经极力赞赏过 。龚鼎孳名声更大,只是这名声不太好 。此人乃崇祯七年(1634)进士,在明朝为官 。李自成打进明皇宫时,他先和家人一同投井自杀,未遂,于是降李闯 。李闯败,又降清 。后来历任清政府的各部尚书 。
龚鼎孳很有才,与当年著名的两大才子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 。找到一篇现代学者研究他的论文,说他“以撮有敏捷之才、偏师之慧、雄厚之力、贴切之情而执掌清初京师诗坛大纛” 。
龚鼎孳还有一事为市井闲谈常常提及,当年著名的秦淮八艳之中号称最美的顾横波,二十二岁时被他纳为小妾,二人年纪相仿,始终厮守 。康熙三年顾横波过世,龚鼎孳专为她作传奇词集《白门柳》行世 。后世常用“白门柳”这一意象描绘明末那几桩才子佳人的故事,比如早几年广东作家刘斯奋就创作了三部曲小说《白门柳》,写复社四君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宛的故事 。
长安寺的匾
护法殿门楣上,有块砖匾 。我初进长安寺时,这匾虽然多处破损,但颜色、字迹都还算清晰 。这匾在这最醒目的位置,有点像长安寺的门牌号,自然历次修缮都会重点对待 。再往前不说了,长安寺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80年,虽然限于当时物力条件,修缮得相当简陋,但这块匾因为高,修好即不易人为破坏,得以保持大致模样 。
匾额黄色花砖雕镶边,蓝地金字,隶书六字“善应长安禅林”,正中上方刻有一枚印章,篆书四字:皇六子章 。
长安寺原名善应寺,后来改为长安寺 。具体何时改的,未能查清 。“禅林”之名说来也有些怪,因为据我查到的史料,西山一代诸寺院,明清两代多为贤首宗(也称华严宗)掌据,只查到清末至民国初年,有位临济宗僧人寿天禅师曾主持长安寺寺务 。而这匾署名“皇六子”题写,乾隆年间的事了 。不知背后有何故事,存疑于此 。
“皇六子”说来也鼎鼎大名,他叫永瑢,是乾隆皇帝的第六子,十七岁封贝勒,不到三十岁封质郡王,三十岁那年做了《四库全书》的总裁 。《四库全书》修成呈给乾隆皇帝审阅时,“著作人”署了十二个,永瑢排在第一位 。清宫档案里还有一份《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奉旨开列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长长一份名单,从正总裁、副总裁、总阅官、总纂官,一直到收掌官、监造官……三百多人,排在第一位的仍是“皇六子多罗质郡王” 。近年因为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的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
- 做核酸为何10 做核酸为什么10人放一起
- 为何不能在家里 为什么不能在家里放大悲咒
- 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
- 在哪一年雪橇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
- 衡水在哪个省哪个地区
- 为何要对高龄老 为什么要对高龄老人发放补贴
- 京东开放平台宠物健康类目资质标准
- 日本或允许放射性 日本或允许放射性核废物出口
- 日本放射性核污染 日本放射性核污染已经排放了吗
- 第22届冬奥会火种在哪个湖底成功传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