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宜兴官林镇的大儒村,是江南农村平常普通常见的村落,像这样名不见经传的村子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一般人通常也不会去到那里 。此行也是因缘际会,因为谢总心系家乡,又热衷推广书画楹联文化,值此谢家祠堂落成,邀请我们正社部分成员前往参观,并为祠堂作画,书匾、撰联 。
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官林在太湖西岸的江苏省南端,秦汉时为官亭,唐代曾称凌霞,宋代时因官宦聚居如林始称官林 。官林镇的正式建制始于清光绪九年即公元1883年,解放后虽然历经镇、乡、公社的演变以及几次三番的合并,官林两字始终沿用,大儒是其辖下的一个村 。
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南宋初,祖居河南新野(即南阳)的名士谢瑛,字完璞、思远,号义安,是谢缵的二十四孙,居官刑部员外郎;其子谢师仁,字元德,号寓安,任河北兵马大元帅 。父子随康王赵构抗金,后护驾南渡,因不附从主和而辞官,卜居常州府宜兴县,立村以号为名,称“义安里”,开“义安谢氏”,立宗祠为“孝思堂”,意为奉孝思念南阳故里之祖 。“义安里”因多出官员,这一带又称“官林”;官林多出大儒,又有名“大儒村”,今沿用 。2017年,村里族人捐款复建新祠,并准备续修宗谱,但因为历史原因,该族宗谱尽毁,幸亏上海图书馆还有旧谱,虽有残缺,世系不够完全,但是始迁祖传略中有“乌衣世胄”“文靖公谢安之裔”的明确记载 。
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特别注重家族的观念,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用,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礼教的法庭;祠堂也是家族的社交场所,族中各房子孙平时在此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此外,还是族亲们商议宗族重要事务的会聚场所 。
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谢姓在《百家姓》排名第34位,主要来源是: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 。以后,陆续南迁到山东、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 。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 。到明朝,因为进入广东,并且发展到台湾,成为东南地区的名氏大姓 。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 。在当今中国姓氏中,谢姓排行在第24位,人口较多,有1000来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二 。又查了一下,谢缵是魏朝时典农中郎将,他是从陈国阳夏(即河南太康)迁居到的会稽山阴,为会稽东山一脉之始祖,其后人遂有会稽郡之称 。
彭家大院风水宝地 谢氏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所谓因缘际会,是指三个事情 。
一是,我们一行进村下车之后,一眼看到的就是谢家祠堂外面河边的“孝思”亭 。巧合的是我们苏州有位德高望重的文化老人,名叫谢孝思,1905年出生于贵州,2008年在苏州逝世,毕生心血倾注于绘画、书法的研究与创作,而且对于苏州园林名胜古迹和文物的保护功不可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