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轿子仙宫 禄劝看风水


彝族洛尼白(黑虎山)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就是禄劝洛尼白 。
禄劝是滇中著名彝区,在昆明北方,东川西边 。红军曾经从禄劝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顺西月走廊前往陕北 。禄劝有2座山,也被传为洛尼白 。一是轿子雪山,二是幸邱山 。


1)南诏封东岳
轿子雪山位于昆明市禄劝县与东川市交界处,距禄劝县城150余公里,海拔4344.1米,属于季节性雪山,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因其山型似一乘放置在万山丛中的花轿而得名 。当地亦称之老雪山,历史上曾称之为绛云露山、松外龙山、乌龙山、雪山、云弄山,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南诏王阁逻凤仿效唐朝皇帝册封五岳之举,封轿子雪山为群岳之首,称为东岳 。名列点苍山、高黎贡山、蒙乐山、玉龙雪山之首 。

禄劝轿子仙宫 禄劝看风水

文章插图
南诏五岳


据彝文文献和彝族经文《指路经》记载,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始祖笃慕居曾在洛尼白举行六祖分支大典,之后彝族各部落迁徙至东南西北各地定居,奠定了今天彝族人口的分布格局 。
洛尼白即乐尼山,是彝族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彝族的共同文化认同 。一些彝学专家认为古代的乐尼山就是今天的轿子雪山 。据初步统计,轿子雪山也是各地彝区中最高山,千百年来,居住在轿子雪山周边的彝族民众一直祭祀着这座神山 。
清代彝族名人张仕敬晚年隐居轿子雪山山麓,他在《雪山说》中写道:“物高且厚莫如山,圣洁而白莫如雪 。兹山以石为骨,故劲而立,成高厚之体;以雪为衣,故莹白而不污,擅洁白之姿 。山,特巨物耳,犹能如是;人为物灵,非山能拟,志不高心不厚不可对此山,身不洁事不白不可对此雪” 。
从“东岳”到“滇中第一山”,轿子雪山以其独特的名山魅力影响古今 。轿子雪山系乌蒙山系,由轿子山、棋王山、东音山、落音山、观音山、落雪山等十二山峰构成,主峰轿子山形状如轿而得名,最高海拔4223米,是滇中第一高山 。
关于六祖分支的地点,多年来学者们说法各异,争论不休 。彝族史书记载:“高高罗尼山 。岩穴天然屋 。石屋宽又牢,洪水淹不到 。笃慕好阿普,骑上他的马 。赶着他的羊,来到洛尼山 。”可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洛尼山”始终是六祖分支所在地的考证依据 。彝族人去世后,灵魂要回到六祖分支的地方,以便和祖先团聚 。彝族《指路经》中记载:“过了这地方,来到克舍热,经过这地方,去更卜发朝,过了此地后,至木紫木嘎” 。“到了罗西山,歇脚稍休息,前有默自格,到达这地方,还要往前行” 。
很巧的是,今天,轿子雪山东线多数景点与六祖分支故事息息相关 。也许,那场轰轰烈烈的彝族分支大迁徙就发生在轿子雪山东线一带 。如果说今天的炭房村就是史书记载的“克舍热”,那么,历史的的沧桑仍然烙印着远古的痕迹 。炭房村一带地处轿子雪山东麓,背靠落雪山雪岭,面临轿子山、落音山,脚踩清溪小清河,头顶雪岭素白雪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彝族发祥地,两代土司府就建在这里 。这里是神秘的风水宝地,慕名而来的彝人在这里祭拜先祖 。
轿子山轿顶是滇中第一山的最高景点,也是东岳的精华 。过去这里几乎常年积雪,寒冰彻骨,古代文人墨客无法攀岩,最终留下“未达绝顶,兴犹未尽”的遗憾 。如今,轿子山千年冰封解冻了,登临绝顶已成现实 。接近轿顶,擎天突兀,直耸云霄;攀岩轿顶,毛骨悚然,阴风嗖嗖;到达轿顶,凌空高坐,千山众小 。轿子雪山轿顶是块风和日丽的宝地,平坦舒适,大约150平方米,四面悬崖绝壁,面临万丈深渊 。站在轿顶,脚踏祥云,头顶太阳,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太虚幻境!在这里,灵魂与苍天融合,生命与雪山交融……好一派天人合一的人间天堂 。传说六祖分支时,笃慕把六个儿子集中到轿顶,眼观山河,杖指四方,嘱咐儿子开疆辟土,各选一方 。这就是历史上的彝族六祖分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