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化验单怎么看 肝炎化验单的分析

化验检查虽是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诊断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 。对肝病的诊断,应将化验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因此 , 对化验检查结果中的异常值 , 应具有科学态度 , 进行正确分析 。
应检测ALT和AST
谷-丙转氨酶(又称丙氨酸转氨酶 , ALT),与谷-草转氨酶(又称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因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内 , 所以,当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和AST就会升高 。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的程度是致的,即肝细胞受损伤越大,则它们升高就越多 , 因此 , 它们是目前最常用的监测肝功能的指标 。
虽然在肝细胞被大量破坏时,ALT和AST都可大幅度升高 , 但一般来说,测定血清ALT反映肝损害程度较AST更佳 。ALT的正常值赖氏法为20~35单位;AST的正常值赖氏法为4~40单位 。目前认为 , 测定AST/ALT的比值有一定价值,正常人AST/ALT比值大于1;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轻型 , 因肝功能表现为ALT的升高 , 则AST/ALT的比值小于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 , AST/ALT的比值等于1或大于1;
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AST/ALT的比值常大于1.4;
肝癌、心肌梗死时的AST/ALT比值常大于2;
酒精性肝病病人 , 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
有些降转氨酶的药物也可以升高AST/ALT的比值 , 严重者还会出现黄疸 , 等等 。因此 , 对慢性肝病病人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 , 不仅要检测ALT这项指标 , 而且还要检测AST 。
正确认识ALP升高
碱性磷酸酶(简称ALP或AKP),广泛存在于人体肝脏、骨骼、牙齿、肾、胎盘等 。正常值为3~13金--阿氏单位,或布氏法1.5~4.0单位 。它也是一种诊断肝胆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阻塞性黄疸时 , ALP升高达30单位以上 。检测黄疸型肝炎病人的ALT与ALP的比值有利于判断其肝损害是以肝细胞坏死为主 , 还是以胆汁淤积为主 。如果ALT升高到正常上限值的2倍以上时 , 而ALT/ALP的比值等于或大于5时 , 则说明病人的肝损害是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若ALT/ALP的比值等于或小于2时 , 那以肝内胆汁淤积为主;如果ALT和ALP均升高 , 而且 , ALT/IALP的比值在2~5之间 , 则表明病人存在肝细胞坏死和肝内胆汁淤积两种病变 。
如果仅有ALP一项指标升高 , 这不是肝脏病变造成的 , 不一定是肝功能异常 。因为,ALP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器官和部位 。正常人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 , 经血液到肝脏 , 从胆道系统排泄 。如果ALT正常而仅出现ALP升高,要认真分析原因 , 不要盲目治疗 。有半数原发性肝癌病人ALP升高 , 而转移性肝癌90%ALP升高 , 常在没有黄疸之前即明显升高 。在肝病病人 , 如果血清胆红素逐渐升高,而ALP不断降低 , 表示肝脏有较严重的弥漫性损害;反之 , 胆红素下降,ALP降低 , 则表示肝细胞有再生 , 预后较好 。
如何看待甲胎蛋白升高
甲种胎儿球蛋白,简称甲胎蛋白(AFP) , 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卵黄囊细胞和胃肠道上皮细胞产生 , 但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合成 , 胎儿一生出来,就不再合成这种特殊蛋白 , 所以 , 称它为胎儿球蛋白,因此 , 除了孕妇和新生儿外,人体内都不应该有这种胎儿球蛋白存在 。
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损伤后的再生和幼稚化 , 肝细胞又制造AFP 。血清中的AFP会轻度升高 , 一般不超过300微克升 。这种升高不一定是坏事 。使用一一些刺激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如促肝细胞生长素)后,也可出现AFP短时间升高 。在肝炎严重时,尤其是亚急性重型肝炎 , 查AFP有助于判断预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