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繁殖技术,罗非鱼的繁殖特性


罗非鱼繁殖技术,罗非鱼的繁殖特性

文章插图

罗非鱼的繁殖技术 , 第一要选交通便利、环境安静、供水丰富、排水方便的池塘;第二亲鱼下池后 , 安排负责人管理 , 建立池塘管理日志 , 健全岗位责任制 , 严格交接制;第三亲鱼进入繁殖池20天左右 , 陆续出苗 , 此时要加强巡逻池塘 , 注意亲鱼活动和出苗情况;第四鱼苗在网箱暂时饲养时 , 注意不要太密 。
罗非鱼繁殖技术,罗非鱼的繁殖特性

文章插图
一、罗非鱼的繁殖特性
1、春季水温达到20℃以上时 , 罗非鱼就有营造产卵巢的生殖行为 。雌鱼产卵的适温范围为24~32℃ , 临界温度为20~38℃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 产卵时间一般发生在5~9月份 , 北方地区时间间隔要缩短 , 南方产卵时间可能会延长 , 广东南部、海南等地全年繁殖 。
2、罗非鱼是典型的一年多次产卵型鱼 。南方地区夏、秋两季每25~30天繁殖一次 , 每年可繁殖4~6次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 , 夏、秋两季每30~35天可繁殖一次 , 每年可繁殖3~5次 。华北地区每年可繁殖2~3次 。
二、罗非鱼亲鱼的选择
1、用于繁殖的亲鱼应选择体格结实、无病、无伤的鱼 , 亲鱼的规格应为150-450克;亩放亲鱼300-400尾;雌雄亲鱼的比例为2:1或3:1 。罗非鱼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孵化的特点 。对繁殖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 , 一般小面积的静水池可以繁殖 , 在长江流域 , 莫桑比克罗非鱼和福寿鱼 , 产后3~4个月可以成熟 , 过冬后的鱼种可以在1~2个月内繁殖产卵 。
2、越冬后的亲鱼体质瘦弱 , 产卵前加强培育 , 促使亲鱼性腺的发育繁殖池在用于繁殖前、每亩要施300-500公斤基肥 。亲鱼放养后 , 每1~2天追加有机肥料50公斤 , 投入米糠、豆渣等商品饲料 , 投入量约为亲鱼体重的3% 。一般来说 , 当水温达到22-23℃时 , 罗非鱼可以发情产卵 。受精卵是黄褐色的 。受精卵在雌鱼嘴里孵化 。当水温达到25℃时 , 新孵化的鱼苗将在5-7天内孵化 , 仍然生活在雌鱼嘴里 。当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具有一定的游动和摄食能力时 , 鱼苗离开母体 , 在池塘岸边可以看到小群鱼苗 。
三、罗非鱼的繁殖技术
1、池塘选择:交通便利 , 环境安静 。池塘供水丰富 , 排水方便 , 面积1~3亩 , 形状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 , 池埂有一定的坡度 , 有助于亲鱼在浅水处挖掘产卵 。水泥田埂在正常水位下20~30厘米的地方沿着田埂周围的一级宽度为30厘米的楼梯 , 拉网操作和捞取变得容易 。池底平整 , 砂土或土壤 , 淤泥厚度不足10厘米 。亲鱼刚入池时 , 水深保持在1.5米以上 , 开始产卵时 , 适当降低水位 , 保持在1米左右 。水质无毒 , 无害 。水温为23~30℃时 , 亲本会一直保持产苗 。进、排水口设置过滤器 , 严防罗非鱼串塘、逃跑和野杂鱼、有害昆虫进入 , 对生产奥尼杂交鱼苗尤为重要 。亲鱼放养前要彻底清理池塘消毒施肥 。
2、日常管理:亲鱼下池后 , 安排负责人管理 , 建立池塘管理日志 , 健全岗位责任制 , 严格交接制 。在整个繁殖季节 , 为亲鱼提供足够的饵料 。亲鱼每次繁殖鱼苗 , 都需要补充很多营养 , 迅速恢复体力 , 促进性腺再次成熟 。因此 , 繁殖池的饵料组成和数量应相当丰富多样 , 除适当施肥外 , 还应不断提供配合饵料 , 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 。加强水质调节 , 保持水质清新 , 溶解氧气丰富 , 补充新水 , 保持一定水位(1.2米) 。昼夜巡游池 , 发现亲鱼浮头打开增氧机 , 加入新水 。注意水温变化 , 特别是早春或繁殖中后期池水 , 受天气影响变化较大 。罗非鱼产卵适温范围为24~32℃ , 天气变动大时 , 可调节池水深度维持池水温度相对稳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