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级”公开课再度开课!“天宫课堂”喊你来听讲

【“宇宙级”公开课再度开课!“天宫课堂”喊你来听讲】“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 各位同学 , 大家好!”伴随着太空教师王亚平熟悉的声音 , 23日下午 , 当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老师如约出现在视频画面中 , 时隔三个月的“天宫课堂”再度开课 。
北京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的布景依然延续了“天宫课堂”第一课时的蓝色宇宙风 。 再上课时 , 航天员老师和同学们已多了几分熟悉和亲密 。
“宇宙级”公开课再度开课!“天宫课堂”喊你来听讲
文章图片

北京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现场 。 (新华社采访人员温竞华 摄)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雪激情还未褪去 , 无垠太空中 , 王亚平老师用一场神奇的“冰雪”实验开启了这次的课程 。 通过演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核、结晶的过程 , 把透明的乙酸钠液体球“变”成了外观像“冰球” , 其实是有热度的“热球” 。
“天宫课堂”第一课上 , 王亚平老师那令人惊叹的水球实验 , 让很多人深深记住了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这个知识点 。
这一次 , 液体的表面张力再度大显神威 。 王亚平拿起两片透明的液桥板 , 叶光富在表面分别挤上两颗水球 , 将水球靠在一起 。 待水球逐渐相融后 , 王亚平把液桥板拉开 , 在表面张力作用下 , 水将两片液桥板连在了一起 , 就像一座小桥 。
“宇宙级”公开课再度开课!“天宫课堂”喊你来听讲
文章图片

王亚平在演示液桥实验 。 (新华社采访人员温竞华 摄)
“在地面重力作用下 , 水的表面张力微不足道 , 所以同学们无法用纯水做出一座液桥 , 而我们在太空中就可以用液体搭建一座液桥了 。 ”王亚平说 。
液桥实验的天地差异让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七年级女生戴之涵惊叹不已 , 她说:“我从小就喜欢玩水 , 可不管怎么弄 , 水桥也就只有几毫米 , 再长就断开了 , 但在空间站竟然能拉到这么长 , 太空真的很神奇!”
“太空授课的液桥实验是对书本知识非常好的实践和补充 , 让同学们在头脑中靠想象才能理解的图像得以放大和实现 , 更加直观和深刻地去理解这个概念 , 更能引发同学们深入的思考 。 ”中国科技馆地面主课堂老师、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李晓彤说 , 液桥放大的不仅仅是液体组成的一个桥面 , 也放大了同学们对于科研的梦想和热情 。
一座小小的液桥 , 一端连着天上的航天员 , 一端连着地面的中学生 , 也如同一根接力棒 , 连接了中国科学事业的现在与未来 。
授课过程中 , 三位航天员老师相互配合 , 生动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 , 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
在万众期待的空间科学设施展示环节 , 航天员老师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空间站内两台神秘又厉害的科学实验柜——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和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
“宇宙级”公开课再度开课!“天宫课堂”喊你来听讲
文章图片

王亚平在介绍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和相关科学实验 。 (新华社采访人员温竞华 摄)
“科学实验柜是我们在空间站开站科学实验的主要设施 , 等到‘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 , 我们将增加更多实验柜 , 开展更多领域的科学实验项目 。 到那时候 , 中外科学家都可以依托实验柜来开展研究 , 而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科学实验平台 。 ”叶光富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