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尾款人”不要忘记付尾款 , 再到“云养猫赚红包”、精打细算购物津贴 , 今年“双十一”战线拉得格外长 , 不少消费者对眼花缭乱的网购规则疲于奔命 。 随着网上购物新形式的层出不穷 , 诸如退货难、假宣传、规则坑等各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话题不断 。 那么 , 定金不退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呢?虚拟发货、不予退换都合法吗? 
 

文章插图
定金退还的相关条律规定
今年“双十一”战线被拉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购物平台早早设置了付定金环节 , “冲啊 , 尾款人”等话题也数次冲上热搜 。 鉴于前几年出现一些消费者支付定金但正式付尾款时反悔 , 想与商家协商退回定金却不成 , 产生许多纠纷的问题 , 今年在支付定金的页面 , 网购平台均设置了醒目的“我已同意定金不退等预售协议” , 且不勾选的话无法进入支付定金环节 。 那么 , 定金不退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呢?
【关于定金退还的相关条律规定 定金不退合法吗】“这是不违反的 。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法官介绍 ,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5条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 债务人履行债务后 , 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 , 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 , 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即将生效的民法典也基本沿用了关于定金作用和违反约定后如何处理定金的规定 , 可以看出定金起到的是保证债务顺利履行的作用 。
在这一规定下 , “双十一”中的定金起到的作用主要为抵作价款 , 如果消费者不能在规定期限按时支付尾款的话 , 商家不退还定金是合法的 , 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审慎选择支付定金产品 , 并按时支付尾款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 但是根据规定 , 商家不退还定金的权利并非毫无限制 , 如果出现因商家责任导致交易不能正常进行 , 此时商家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在实践中 , 较为常见的情况为 , 商品出现缺货断货或者质量问题等 , 此时消费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 联系商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并退还尾款 。
另外 , 在定金数额设置上 , 目前担保法第91条规定:“定金数额由主合当事人约定 , 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 ”民法典第586条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超过部分的效力问题:“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 , 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 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 ”因此 , 消费者在支付定金前 , 一定要看清要求支付的数额是否超出了商品价款的20% , 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购物平台的预售活动中 , 大部分商家都注明的是支付“定金”而非“订金” 。 在实践中 , 因消费者对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而与商家产生纠纷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 实际上 , “订金”并非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 , 其发挥的作用主要由合同双方约定;如无约定 , 可以将其理解为预付款 。 因此与定金不同的是 , 在消费者支付尾款之后 , 如出现后悔不想买或者商品出现问题需要退货等情况 , 可申请包括订金在内的全额退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