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际电商的布局来看 , 今年5月份会在越南启动 , 随后会在曼谷 , 乃至后面在阿联酋的迪拜等等 , 这些区域的布局 , 在国际跨境电商业务上我们也逐渐的在做一系列的探索 。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探索?当然是因为我们当前的这样一个产能过剩 。 大家已经知道一系列的数据 , 我们有一万家的钢铁生产厂家 , 我们的产能有一系列的调侃的比喻 。 可以想见 , 国家对于去产能的这样一个要求 , 一定会在五年之内有所完成 , 因为政策的推动是非常的明晰 。 即便是完成了国家在未来五年当中压缩1.5亿吨的这样一个钢铁的产能 , 我们流通到市场上的钢铁 , 仍然会是一个4亿吨的规模 。 找钢网目前完成的交易只是三千二百万吨 , 与这个4亿吨的流通的市场相比而言 , 应该说才只走出了小小的一步 , 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8% 。 我们未来前进的路径应该还是比较明晰 。 
为什么我们要考量钢铁这样的一个市场的一系列的数据?现在可能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 我们刚才也说了一个8%的零售的占比 , 但是从国内电子商务的钢铁市场来看 , 找钢网通过过去四年的摸索 , 在交易规模、整体的电商的交易规模 , 大家看到是1.3348亿吨 , 找钢网在其中3200万吨 , 占到24.7% , 交易额全国的钢铁的电商的交易额是达到了3011亿元 , 找钢网的交易额也是占到了四分之一 , 25%左右 。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专注于钢铁这样一个市场?刚才也讲到它的集中度太低 , 当一个行业集中度足够高的话 , 对于市场的监管、运行 , 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的 。 而对于一个集中度非常低的行业 , 又是一个工业的非常基础的行业的话 , 用互联网的工具做去产能、去杠杆 , 做一系列的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工作 , 在这个年代当中就显得非常的有意义 。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能对于钢铁到底在整个国民经济 , 尤其在GDP的占比当中 , 没有一个明晰的数据 。 钢铁产业链在GDP的占比当中 , 我们也分析了过往15年的曲线 , 现在钢铁的产业链占到中国GDP , 只到9.6%左右 , 但是曾经最高达到了13%多 。 它实际上是中国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 但是你从我们这样一个图的曲线里看 , 它其实处在一直下滑的状态 。 下滑的状态是伴随着我们经济发展速度的下滑而出现的一个正常的曲线分布 。 
当然 , 在交易的另外一条绿线当中 , 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交易也是出现了逐渐的下滑 。 但是与此同时 , 我们的电商的发展的空间 , 也是可以显现出来 , 我们是在逐渐的上升 。 为什么?就是因为电商在解决行业的痛点上 , 已经发挥了一个巨大的作用 。 那么在这个数据的分析之下 , 有了一个垂直的B2B的电商 , 未来它的发展路径一定会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概念 。 产业互联网是什么概念?比如说我们从交易入手 , 打造了一个垂直的B2B的电商平台之后 , 未来一定会变成一个C2F的模式 。 现在是B2B , 未来有可能是跟B2C一样 , 一个反过来的方式 , 从消费端 , C端传导到B端 , 有一系列的需求来做出对于生产方的更大的推动 。 而我们的每一家钢厂 , 未来通过资本的力量进行整合之后 , 就是一个生产的车间 。 而我们需要通过电商的平台 , 需要通过产业互联网的一系列的平台 , 做出进一步的对生产的直接的推动 。 
比方说 , 我们对于两化深度融合 , 乃至包括我们对于大数据的创新的驱动 , 有一些案例跟大家分享 。 这个产业互联网的概念 , 在这里有详尽的阐述 。 现在我们一家大的钢厂 , 对于生产的排产的计划基本上是按月进行 , 比方说今天是4月12号 , 我们今天生产计划要定出来 , 5月份要做什么样的生产 , 对某一个规格的产品要排产 , 说5月份生产一千万吨 。 但是如果有了产业互联网的平台 , 我们就可以从大数据来进行分析 。 市场上现在的库存有多少 , 还有多长时间可以消化掉这些库存 。 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发现 ,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1500万吨的库存 , 需要消耗掉1500万吨的库存需要45天到60天左右的时间 。 而你如果在15天之后进行1000万吨的排产 , 进入到市场 , 那么就意味着你的价格要做一个波动 , 要做一个下调 , 因为市场的库存已经很高了 。 那我是不是通过这样的数据反馈 , 做成C2F的模式 , 告诉你在5月份基本上不需要生产这个规格这个产品这么多吨的产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