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抖音上线网页内测版 。 这一举动 , 无疑让人联想到前几天刚上线的微信pc版朋友圈 , 很难不让人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 , 像字节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为什么突然对PC端这么关注?
实际上 , 不只是抖音 , 快手、好看视频也都有自己的网页版 。 早在2011年 , 快手网页版就已经推出 , 当时叫GIF快手 , 主要用来制作分享GIF图片 。 数年发展之后 , 如今的快手网页版 , 已经成为了短视频为主的综合视频网站 。
移动互联网都到了存量时代了 , 抖音现在才布局网页版背后究竟有何深意?我们不妨来深入研究一番 。
【对标YouTube?抖音网页版内测上线】

文章插图
存量增长的“内卷” , PC“盐碱地”的流量价值被重新发现
互联网巨头的一个细微的动作 , 背后都可能反映决策层对于当下互联网行业的深入理解 。 当下互联网的主基调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存量增长” 。
反映在内容平台 , 就是各家平台流量增长的“内卷”:存量用户就那么多 , 任何一家平台的流量增长对于其他玩家来说都意味着流量的下滑 , 存量增长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零和博弈 。
这样的背景下 , PC端的“盐碱地”价值重新被发现: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 , PC端流量增长即便不如移动端 , 但也可能会挖掘出一部分增量来 。
这有点类似于下沉市场 , 最开始是没人看得上的领域 , 毕竟用户需要教育 , 客单价又低 , 只能做辛苦生意 , 但是优质场景抢占完之后 , 即便是“盐碱地”也有其自身的价值 。
实际上 , PC端仍然有不小的用户规模 。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 , 2019年移动互联网的月活独立设备为13.8亿 , 虽然PC端虽然流量越来越稀薄 , 但月活用户规模仍然有5.1亿 。
快抖都是移动时代发家的 , 根据天眼查App信息显示 , 抖音成立于于2016年 , 快手虽然很早就有网页版 , 但短视频平台也是在2015年左右开始成长起来的 。 也就是说 , 缺乏PC时代“经验”的短视频玩家与优爱腾以及B站等视频平台相比 , 在PC端的存在感可能没有那么强 。 尤其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网页版的抖音 。
换句话来说 , PC端5.1亿流量池 , 对于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抖音们来说 , 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增量 。
另外 ,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 用户的注意力是不均匀的 。 不仅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 , 在空间上也同样不均匀 。
比如更多的人可能在中午、晚上打开手机端内容APP , 但是在其他时间 , 可能在办公室或者书房使用PC产品 , 对于内容大厂来说 , 在存量增长时代 , 这部分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
当然 , 抖音上线PC版 , 可能不只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打工人愉快地“摸鱼” , 背后可能也有内容生态布局上的考量 。
对于视频内容行业来说 , 天然就是屏幕越大体验越好 , 这也是为什么智能手机普及之后 , 平板电脑市场依然能够崛起 。 从技术上来看 , 宽带网速的增长 , 以及硬件配置的提升使得PC端的体验流畅度已经不输移动端 , 而且在画质清晰度上 , 体验更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